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六十六章 破局之策

嬴駟的笑容瞬間凝固。

張儀是已經知道王室貴族的指責亦或以為秦國已如危牆,便打算退縮了?

片刻之後嬴駟盯著張儀的眼睛,沉聲問道:“相邦欲請辭?”

張儀一看嬴駟的表情就知道他誤會了,連忙澄清道:“大王莫急,臣非是推逃脫責任。臣實為解秦國當前之危局。”

“相邦但請言之。”嬴駟雖未釋疑,還是決定聽一聽張儀的說法。

張儀微微一笑,指著地上的奏摺問道:“若臣猜之無誤,此必是關西貴族指責臣、欲罪臣以退聯軍之奏摺?”

嬴駟只是看著張儀,沒有任何表示。

張儀不以為意,繼續說道:“此亦正是臣之來意!”

“什麼?!”嬴駟震驚,樗裡疾震驚。

“臣主張連橫,然臣卻將魏國推向關東陣營,更是給了公孫衍合縱攻秦之機會。秦國之危局,實乃臣一手造成。函谷關城破在即,武關防禦薄弱,大王請立刻將臣交給聯軍,如此方可化解危局,我大秦才能渡過難關。”

“相邦你你欲以己身退敵?你可知後果?”嬴駟實在是沒想到張儀竟會如此,為了秦國安危,竟要犧牲自己!

看著嬴駟一臉感動的模樣,張儀心中暗暗得意,“士為知己者死,大王待儀如知己,儀當以身相報!”略一停頓,張儀繼續說,“臣請辭相邦,攬罪於己身,於內可安定貴族國人之心,於外可消魏王之恨。臣必想盡辦法面見魏王,以說辭破五國合縱。若函谷關破,聯軍必據關鎖秦,而據關者必是魏國。臣再說服魏王讓臣仕魏,只要臣能主政魏國,便可讓魏國重新與秦連橫。如此一來函谷關這把鎖便不復存在,秦國也無須等待數十年後再東出。再有,魏相惠施與公孫衍皆是合縱發起者,留在魏國始終對我大秦不利,臣若主政魏國,必殺二人,以除後患!”

這一次公孫衍讓張儀吃了這麼個大虧,於公於私,他都不可能放過公孫衍。

嬴駟一臉震撼地看著張儀,此刻他心中真是有一種絕處逢生的感覺。

這就是張儀!

局勢轉機的關鍵在於張儀能否說服魏王,關鍵在於張儀能否活著見到魏王。

嬴駟擔憂道:“寡人豈能令相邦孤身犯險?此計寡人不贊同!”

“大王,臣料定五國之人絕不敢殺臣!”張儀似乎胸有成竹。

“相邦何以見得?”樗裡疾問道。

“我以為五國合縱只為弱秦,並非要滅秦。五國之中最恨我者,非魏莫數。殺我,那是將秦國往死裡得罪。料想那魏王也不敢開罪秦國太甚,畢竟秦魏相接。”

樗裡疾點頭道:“如此便有了轉寰之餘地。”

“相邦果真有把握?”嬴駟還是不太放心。

張儀堅定地點點頭。

嬴駟沉吟許久,方嘆道:“如此便算是秦國向五國求和了!”

樗裡疾默然無語,那還能怎麼樣,總比亡國要好吧?

張儀略一沉吟朗聲道:“大王,若非在楚國受辱,臣亦不會西行入秦,獻連橫之策;楚莊王即位之初被大臣脅迫,不得已聲色犬馬,三年後一鳴驚人;穆公屢屢受挫於晉,放棄東進轉而攻略西戎,終成一代霸主。忍一時之辱,他日加倍還之!”

聽聞張儀一席話,嬴駟豁然開朗,他沉聲道:“好一個‘忍一時之辱,他日加倍還之!’寡人受教!”

三日後,秦王釋出告國人書。

“昔我秦室,賴張儀之策,行連橫之計,欲以獨強於列國之間。然張儀所謀,非無微見卓識之處,然終因失察人心,誤判形勢,致引關東五國之兵臨函谷,楚軍又犯我武關要塞,使我秦土危殆,社稷蒙塵。

寡人昔日惑於張儀之辭,以為倚仗寡人之威,加之彼之籌謀,足以折衝樽俎,威懾諸侯。今觀局勢,頓感悔恨滿胸,深知咎由自取,張儀之罪,首當其衝。是以寡人痛定思痛,明斷決絕,決定褫奪張儀相邦之職,以謝天下,以正視聽。

寡人願遣使至五國聯軍陣前,以張儀交付公論,以示誠意,冀望聯軍息戈止伐,解我秦境之圍。寡人亦將痛改前非,重修德政,恢復與關東諸侯之和睦關係,共圖安定,共謀發展。

吾民須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今日困厄,乃警醒吾人當審時度勢,不可輕信浮華之言,而忘卻根本之道。望爾等同心同德,共赴國難,待此危機度過,必將勵精圖治,再造大朝輝煌!”

書中歷數相邦張儀之過,並將罪責全部推給了他。秦王幡然醒悟,悔不該聽信張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