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九章 置御史臺

果然還是景翠瞭解文遠,指出了田忌這個計劃中的一個漏洞。如何讓文遠按照他設定的路線追擊,是田忌這個計劃能否成功的關鍵。

“君山可有上策?”田忌詢問道。

景翠沉吟起來,知道是一回事,但如何解決又是另外一回事。

半晌,田忌說道:“即便文遠真如君山所言,在前往富春必經之路上堵截我軍那也無妨!因我並非真要南下,他若不來,我便攻克菱夫,再轉道向東,進攻吳城,到時候文遠不得不回兵。我在吳城以逸待勞,文遠一樣必敗!”

“這倒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昭應笑道。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總有疏漏,我等只須隨機應變。元歌,你負責招募前往富春的嚮導,君山、魏榮派出斥候打探菱夫的情況,做出準備出兵的姿態來,七日後出兵!”

“喏!”

六月底的郢都剛剛被一場大雨洗禮過。

今年的雨水沒有去年多。去年漢水大水之後,工尹昭魚從各地招募了許多懂水利的工匠對漢水流域的重要地勢修築了堤壩,是以今年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出現過大的水災。

到各州進行查訪的巡查使景華、屈原、魏冉等人已經回到郢都,熊槐在偏殿召見了他們。

總共八人。揚州,正使景華、副使屈原;荊州,正使周霄,副使魏冉;武州,正使高齊,副使上官雲;豫州,正使江寧,副使夏餘暉。

屈原成熟了許多,在百家學院時的稚氣已經褪去;魏冉依舊濃眉大眼,目光炯炯,只是少了一些跳脫,多了些穩重。其餘幾人也都臉色肅然,滿面風塵。

“諸君辛苦了!來人,賜酒一杯!”熊槐話音剛落,四名侍者端著酒進殿,給每個人斟滿。

熊槐舉杯,“來,為大楚!”

“為大楚!”

放下酒樽,熊槐看向景華問道:“左尹,此行收穫如何?”

“回大王,臣等巡察使查訪郡縣推行、戶籍、土地分配三項。揚、豫、荊、武四州,以揚州推行最徹底,問題最少。武州、荊州因多有異族,故郡縣推行不徹底,豫州地多平原,縣與人口也最多,但同時封君貴族也最多,故戶籍、土地兩項問題頗多。臣等正在整理各州問題成冊,三日後可呈報大王審閱。”

“各州牧可還配合?可有舞弊之情況?”熊槐又問。

“回大王,各州牧都很配合臣等查訪,對於各自的問題也極少迴避。”

熊槐點點頭,都還算明智,所以他也不打算追責,“這些問題他們可都明瞭?”

“臣等查訪未曾秘密進行,故所發現問題,各州牧已經知曉,他們都希望我等巡察使代為轉達其竭力解決這些問題的想法。”

“嗯,寡人會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機會與時間。寡人會連續三年派巡查使檢查同樣的問題,若三年後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寡人就要懷疑他們處理地方政務的能力了!”

花年落實郡縣制、戶籍造冊、土地分配這些基礎問題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不是說三年之後就不再檢查了,在他沒有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之前,巡查將是常態。

雖然這將大大增加地方官吏的壓力,但是他會酌情增加真正幹活的椽吏的數量。

椽吏從何而來?

楚國目前已有百家學院,各地郡學、縣學也在籌建當中,將來楚國的讀書人會越來越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仕,這些讀書人該如何安排?在熊槐的想法中,只要他們願意在楚國出仕,而且大多數官吏要想在中央任職,那麼在地方上歷練幾年,真正處理一些實際的政務是必不可少的。

學而優則仕地方,擇地方之良吏入朝為官,這是熊槐心目中比較合理的官吏選拔機制。

“寡人有個問題想問汝等,國君以及文武百官是否需要監查?”

“臣以為人皆有私心,若無監督,則必因私誤公!”屈原最先說道。

周宵接著屈原的話說道:“監查,一為防人私心,一為監查疏漏,大王所設巡查使之制,正是監查之制,臣願為巡察使!”

“周卿總結到位!寡人正有此意,故以郡縣推行、戶籍造冊、土地分配為切入點,試行巡察使之制,現在看來成效尚可。是以,寡人慾使巡察使成為定製,汝等可願為之?”

“臣願意!”景華最先表態,監查國君與百官,他可不傻,自然明白這個官職非同尋常。

“臣願意!”屈原、周宵、上官雲、夏餘暉、江寧、高齊六人也及時表態。

八人之中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