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東海郡,廣陵城,郊外。
廣陵是一座新城,在原本邗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是大江向北通往淮水的。
此城由昭應與景翠耗時兩年多修築而成,昭應是東海郡守,景翠是東海衛將軍,領東海郡所有折衝府。廣陵縣尹是一名小貴族,名叫莊玄。
莊玄乃楚莊王之苗裔,只不過他這一支是庶出,沒出過大人物,家族難免日漸衰落,到他這一代好不容易因為熊槐變革體制,選拔官員不再侷限於大貴族,像他這樣有學問的落魄貴族才有了機會。
八月裡,一片農忙。稻子收割完,道路兩側,農人們正忙著翻地,過幾天便要種植冬小麥。
莊玄在前面引路,揚州州牧王珏、東海郡守昭應、農尹許行及其弟子陳相緊隨其後。幾人皆望著兩側田野中忙碌的農人身影,許行時不時與陳相低語幾句。
莊玄回首對眾人道:“諸位來廣陵之前,在下曾尋訪過幾戶農家,皆言稻麥輪種實乃農事亙古未有之大變革,令他們再也無裹腹之憂,大王千古之聖王也!”
農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開心過。一年種兩季,前三年卻只徵收一季的糧,這意味著他們將不再擔心飢餓的問題,家中也會有餘糧。
許行晗首道:“大王稻麥輪種之法可比肩神農氏以身試百草,皆是造福天下蒼生之大功!”說到這裡,許行指著一側田地,那裡有一戶農家在翻地,說道:“過去看看。”
農家見幾人衣著、氣質不凡,便有些緊張,忙停下了手中的活計,迷惑地望向幾人。
莊玄快走幾步上前,微一拱手,笑道:“農家莫慌,我等前來問幾句話邊走,無甚他事。”
農人眼睛眨了眨,問道:“大老爺請問。”
許行走上前問道:“老人家,水稻收成如何?現在翻地作甚?”
“託大王的福,今歲水稻收成不錯喲!現在翻地是準備種冬小麥。縣上的官老爺們說大王擔憂國人們吃不飽穿不暖,於是日思夜想,想到了這個稻麥輪種的法子,國人們要感念大王!”
“老人家可熟悉這輪種之法?”許行又問。
“哎喲,縣裡派人下來教的,我年歲大了,教了好幾遍才學會呢!比不上年輕些的後生,一學便會!”
許行望向莊玄點頭示意他做得不錯。
“先前家中有餘糧嗎?”
農戶搖搖頭嘆道:“哪裡有什麼餘糧喲!幾年前我還是越人,那個越王只管打仗,哪裡管我們死活喲!後來成了楚人,最初也是吃了上頓愁下頓,因為參加築城,這才混上頓飽飯。前兩年縣上給分了地,一家人才不愁餓死,老農曉得這些都是大王給的。所以,老農本來想著將我家小子送去給大王賣命,可是因為家裡窮,愣是沒選上。如今有了這稻麥輪種之法,前三年又半租,三年後說什麼也要讓大小子入那什麼折衝府。”
對於普通人來說,官老爺說什麼就是什麼,只要誰能讓他們吃飽,他們便聽誰的,也會給他賣命。
許行越聽越樂,“聽說大王又要徵兵,用來保護大家都糧食不被外賊搶走,這次會有更多人入折衝府,既不耽誤農時,還免賦。”
前幾年徵兵之時,因為有限制,大部分家庭沒有條件參軍,如今有了這稻麥輪種之法,恰逢軍隊擴招,他們也有了機會,很多家庭躍躍欲試。
“是哩!只盼這次莫要落選才好!”老農盼道。
又問了幾句幾人便告別老農回到了大道上,許行心情不錯,莊玄做得很不錯,大王的聖賢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是件好事。
從外面回來後,王珏便與許行去了州里,昭應與莊玄也各自回去。臨行前,昭應又問了問縣學的事情。
莊玄回道,縣裡已經有兩所蒙學,一所縣學,只不過教書的先生太少,蒙學與縣學能夠教授的東西實在是不多。蒙學雖然免費,但來學的人數每次都不一定,多數都是要不然就是三天兩頭來一次,有不少是來過一次便不再來了,對大部分家庭來說,來識字倒還不如種地。
昭應嘆氣道:“建立蒙學、縣學是大王變法中的一部分,大王亦十分看重,要多想辦法讓縣裡的孩童都能認識幾個字,最起碼會寫自己的名字,要不然日後查起來,不好交差。”
莊玄點頭應是。
回到家裡,已經是暮色四合。家老正站在門口等待。見莊玄回來,家老匆忙上前。
莊玄見狀眉頭微皺,他問道:“可是莊蹻又闖禍了?”
家老嘆了口氣,“夫子來了。”
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