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答應日後楚晉交戰,晉當‘退避三舍’。其後秦穆公送重耳歸國即位,也是因為此前秦國屢次幫助晉國,而晉惠公言而無信,答應秦國的好處又反悔不給。
楚要滅秦,而魏要河西,兩國聯合有利無害。更何況如今之勢,楚強秦弱,魏國若要復盛,楚國自然是最佳選擇。在這一點上,公子高是延承了其師公孫衍的理念。
想通這些關節,公子高定下心來。他抬頭看向熊槐,一臉肅然道:“楚王高節!為魏計,高請楚王助奪魏王之位,以匡社稷!高在此立誓,魏願與楚用世為盟,與楚共進退!”
“好!公子果然有魄力!雲司首!”熊槐看向雲無心,“明日一早護送公子北上襄陵,告知令尹,楚將全力助公子高奪取魏王之位!”
“喏!”
鶡冠子略一沉吟說道:“大王,此事非同小可,須小心提防齊國與秦國從中作梗。魏嗣曾在齊為質,臣料想齊或助魏嗣。再者,魏嗣與秦暗通曲款,其若放棄河西之地以及函谷關,秦必出兵相助。秦、齊、魏結盟,王位之爭勢必演化成一場諸侯大戰!”
田忌說道:“鶡冠子言之有理,不過齊國雖有心卻不一定有力,楚國盟友宋、燕、趙、中山可都吃過齊國苦頭呢!至於秦國,其若兵出函谷,正是我武關、漢中兩路同攻關中之時!”
鶡冠子點點頭笑道:“子期之謀上策也!魏不足懼,我可以魏為餌制秦、齊!”
“善!”
:()新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