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大名府新篇:軍民一心,集體勞作

集體制在大名府紮根生長,為百姓生活各方面帶來諸多顯而易見的好處。

如絲絲春雨,潤澤著每一寸土地,滋養著每一戶人家。

在農事生產上,集體協作讓效率大幅躍升。

以往春耕時,各家各戶獨自為戰,有的缺耕牛,只能人力翻地,進度緩慢;

有的不懂新種選育,種下劣種,收成寥寥。

實行集體制後,集體統一調配資源,大型農具如耕牛、水車等按需求分配至各戶,確保每家春耕秋收都能及時高效進行。

遇上洪澇旱災,集體的力量更是凸顯無疑。

今夏暴雨傾盆,河水猛漲,眼看要衝毀大片農田,各集體迅速組織起來,青壯勞力扛沙袋、築堤壩,日夜堅守;

婦女們則在家燒水做飯,及時送上熱乎飯菜;

老人們幫忙照顧孩童,安撫人心,眾人齊心協力,成功抵禦洪水侵襲,農田安然無恙,秋收時依舊穀穗飽滿。

而且,集體中有經驗豐富的老農組成“農技智囊團”,定期給大夥傳授經驗。

從土壤改良到病蟲害防治,從輪作套種到新種推廣,知識傾囊相授。

新法子、新技術迅速普及,糧食產量逐年攀升,百姓家中米缸常滿,徹底告別餓肚子的日子。

教育層面,集體制保障了孩童受教育的權利,也營造了良好氛圍。

孩子們集中上學堂,費用全免,筆墨紙硯皆由集體提供。

師資隊伍不斷壯大,既有學識淵博的老學究。

也有從梁山軍中選拔出的精擅算術、地理計程車卒,多元教學讓孩子們眼界大開。

學堂裡,孩子們分組學習討論,成績好的主動幫助後進,形成互幫互助風氣。

集體還設立“勸學獎勵”,哪家孩子學業出色,全家都能獲獎勵,激勵著家家戶戶重視教育。

“書香巷”便是因這股學風得名,巷內孩子日夜苦讀,你追我趕,出了不少考取功名、精於技藝的賢才。

為大名府各個行業注入新生力量,昔日懵懂孩童,長成能文能武、建設家鄉的棟樑之材。

住房安置方面,集體統一規劃建造居民區,告別了從前雜亂無章、危房叢生的景象。

依地勢與人口分佈,劃分出功能齊全的住宅區,房屋堅固寬敞,採光通風良好,周邊配套水井、茅廁,生活便利。

孤寡老人、殘疾人士住進“暖心居”,專人照料飲食起居;

新婚夫婦能優先申請“新禧院”,開啟新生活。

居民區定期維護修繕,集體出工出力,鄰里互助。

哪家屋頂漏雨、牆壁破損,大夥二話不說幫忙修補。

房屋常保整潔宜居,百姓住得安心舒心,歸屬感滿滿。

養老體系在集體支撐下,溫情四溢。上了年紀幹不動農活、手藝活的老人,不再為生計發愁。

集體設立“頤養堂”,老人們齊聚一堂,或曬太陽嘮嗑,回憶往昔趣事;

或在專人指導下做些輕鬆手工,活動筋骨。每日三餐由集體食堂供應,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逢年過節還有加餐福利。

醫館定期上門為老人檢查身體,慢性病有專門郎中跟蹤治療,用藥免費。

晚年生活安穩愜意,盡享天倫之樂,兒孫們也能安心勞作,無後顧之憂。

再看文化娛樂,集體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充盈百姓閒暇時光。

每月逢五逢十的集市,便是歡樂海洋,各集體拿出自家拿手好物,手工藝品精巧別緻、農產品新鮮水靈,攤位擺滿街巷;

雜耍藝人、戲班子穿梭其中,噴火、頂缸、唱大戲,喝彩聲此起彼伏。

逢年過節,盛大慶典必不可少。元宵燈會,各集體精心製作花燈,有生肖造型、神話故事場景,爭奇鬥豔,百姓提燈夜遊,猜燈謎、吃元宵,其樂融融;

中秋團圓宴,集體出資採買月餅、瓜果,大夥圍坐賞月,共話家常,鄰里情誼在這一次次歡聚中愈發深厚。

集體制下的大名府,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人心向善,仿若世外桃源降臨人間。

周邊郡縣百姓聽聞,皆心嚮往之,拖家帶口紛至沓來。

大名府聲名遠播,不僅成為亂世中的希望燈塔,更為梁山的宏圖偉業夯實根基。

軍事防衛領域,集體制同樣發揮關鍵效能。

平日,青壯男子在集體工坊勞作之餘,定時參與軍事訓練。

各集體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