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雖然在蒙恬軍營中做一名侍從,卻並不是正常的軍職,而是蒙恬用自己的權勢和關係調入軍營的一個角色。說起來調張誠入軍營,用的還是張誠父親是戰死的秦軍同袍這樣的理由,同袍不在了,大將軍要替同袍教導後輩子侄。這個理由冠冕堂皇,沒準兒蒙恬真是這麼想的,大秦的很多將軍都用這樣的理由,身邊帶了一批這樣的軍中後輩。透過這樣的言傳身教,把這些孤兒帶大,自然就成為自己這一派系的未來中堅。
因為這種身份,張誠也並不用久住軍營,蒙恬將軍批准,張誠在軍中五日,可以回到家中休息兩日。利用這兩天,張誠還可以處理一些自己家中、村裡和生意上的事兒。現在整個上郡都知道,上郡的這個誠記商行,雖然不像許氏商行那樣,生意遍天下,可也是一個龐然大物,跨越了好幾個品類都有生意,而且這些生意透過和許氏商行的捆綁,正向著天下鋪展開來。而誠記商行的老闆,就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年,這個少年管理這麼龐大一筆生意,平日極為繁忙,甚至登門張村拜訪,都見不到人。
五日在軍中,2日回家裡,這不就是雙休日嘛?可是自己的雙休日還要管村裡和生意上這些瑣瑣碎碎的事兒,張誠覺得自己現在就像是一個不停拉磨的驢子。驢子你還得給人家休息一下呢,自己簡直一口氣都不能喘!
想到拉磨的驢子,張誠覺得自己是不是該把磨盤弄出來了?不要風車磨坊,至少也可以搞一個畜力的磨盤。還有驢子,養馬養牛成本高難度大,養點驢子行不行?
這些胡思亂想每天起起伏伏,張誠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想法。隨便哪個想法抽出來都可以做一門大生意,推動整個時代的發展、民生的改善。但是很多想法都需要牽扯太多的人、花費太多的時間,張誠現在覺得自己時間真的不夠。
而在所有這些方向之外,有一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必須提到最前面。
張誠就找到了老魁叔。
老魁叔現在可是春風得意。自從張誠去了咸陽一趟,自己憑空從上造加一爵成了簪嫋,做了簪嫋,就可以得到三頃土地,房舍也可以建造到三宅的規模,更可以得到兩名奴隸服侍自己。在一般得到這樣爵位的人,爵位是爵位,待遇是待遇,未必能兌現。但是張村的人都有錢,有錢就能兌現這些待遇。更重要的是,由於自己爵位提升,也由於張村發展的紅火,自己現在居然已經是鄉中三老的人選,因為前任嗇夫在發展農業方面不利,已經免去了職務,脫職成為平民,張魁即將接任嗇夫的職位,這個職位也有一年一百石的俸祿。這可真是裡子面子都全了。
張魁去做了嗇夫,那麼張村還需要一位新村長,或者是副村長。這個副村長的人選,其實也不用再去想了,全村的人都覺得,這個村子最有本事的人就是張誠,張誠雖然是個孩子,但是腦子靈活,帶著大家搞出這麼多好生意,可以說有了張誠以後,張村的人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張誠不光腦子靈活想法多,對鄉親們也是沒的說。泥叫兒用了全村的婦孺幫工,讓家家戶戶都多了收入,車輛廠讓全村的男丁有了營生,又增加了一大筆收入。而養蜂的事兒,攤到家家戶戶身上,這甚至連年邁的老人都能侍弄兩箱子蜜蜂,一年都能有幾十貫的收入。這些好生意,張誠從不藏私,而是大方的和鄉親們分享。就這份胸襟,就讓全村上下每一個人佩服。再加上張誠又是個見過世面的人,去過咸陽、見過秦王,和公子扶蘇交往,又得到大將軍蒙恬的親自教導,這張村下一任村長必須得是張誠。
村長老魁叔特別重視張誠。除了有本事有胸襟見過世面交往層次高以外,張誠做事果決、眼光獨到,張誠帶著村子發展,張村的未來必然光明無比。
所以看到張誠登門,老魁叔忙出來迎接,等張誠坐下,老魁叔不待張誠寒暄,直接問:“誠哥兒有什麼事情要談?”
張誠也習慣了這種直來直去的對話。開門見山:“老魁叔,我想在村裡辦辦個學校,教弟弟妹妹們讀書寫字。”
“咱們是農民,學那球……”老魁叔吐了一口唾沫。
“上次我也是這麼跟蒙恬大將軍說的,結果呢……”
為什麼要教孩子們讀書寫字這事兒,就這麼確定下來,老魁叔再沒質疑。蒙恬將軍的皮鞭是特別好的背書,由不得人去想為什麼。其實在這個時代,教育並不昌盛。秦國更是教育並不普及發達。商鞅和秦王的理論,都是老百姓不需要知道太多,只要聽話、兇狠就夠了。所以鄉民並不會想到要把孩子送去學習。教育昌盛人人向學,還要等到唐宋以後才逐漸形成風氣。還要經過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