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軍,燕京城外東北角,玄武營寨。
一連串的營盤連綿不絕,一直延綿到視野盡頭,粗粗望去怕是不下數里。此時,大營之中雖然已經出兵大半,但是依然保有五萬之軍。大周軍強悍,此次出征俱是精銳老卒,營盤雖然大半已經空置,但其中兵戈肅殺之氣依舊絲毫不減。
本來依照此時中原各國的行軍紮營之法,必要深溝長壕,伐木為柵,挖土為壘。但是因為此次大周出兵足有八十餘萬之眾,又連逢暴雨,燕京城近左樹木遮擋都被龍熙嶽提前虛去,所以營寨只是草草而就,並不甚堅固,連壕溝寨牆都沒立。也是因為如此,才被武震天在雨夜率領神武軍精銳偷襲下一營。
一個營盤,差不多就是一師的規模。大周兵制有異於其他中原各國,分為軍、師、旅、卒、兩、伍6等。每5人為一伍,設一伍長。每5個伍為一兩,共25人,設一司馬。每4個兩為一卒,共100人,設一卒長。每5個卒為一旅,共500人,設一帥(下大夫)。每5個旅為一師,共2500人,設一師帥(中大夫)。每5個師為一軍,共人,設一軍將(卿)。
正午已過,四野都是清晰可見,尤其是早就被虛去一切遮擋的燕京城四周更是如此。所以營寨望樓的守衛,只是無聊的四處走動,並沒有太過把戰場放在心上。雖然聽說昨夜一個白虎大營被偷襲殆盡,但是那也是藉助暴雨,乘我軍遠來無備,現在雨停天明,無論如何也沒有再敗的道理。況且無論是燕京城,還是偷襲的大燕援軍都被自家軍隊死死咬住,還能有什麼大事?
蕭胤鎮一行十餘萬大軍,策馬緩緩步出密林,然後不斷加速疾馳衝殺向大周軍玄武營寨。那些望樓之上的守衛一時之間還愣住了,竟然忘記報警,只是呆呆地看著這突然殺出的一路彪軍!
“嗚嗚嗚嗚!”
示警的號角聲終於還是猛烈而急促的響起了,接著就是第一聲吶喊,驚叫,呼嘯……
整個玄武營寨也算是被驚動一樣,無數駐紮的守軍紛紛緊急集合。但大燕騎兵的衝擊速度太快了,因為除了女真降兵之外,基本都裝了馬鞍馬鐙,所以大燕騎兵的馬術簡直精湛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有不少悍勇膽大計程車卒,甚至直接就在飛馳當中張弓射箭。
此時已經距離最前方的玄武營寨不足三百步。
訓練有素的玄武營寨守軍已經反應過來,稀稀拉拉的拋射過來一輪箭雨,但是對於人人披甲的大燕騎兵幾乎就是撓癢癢。除了讓大燕騎兵狠狠的夾緊胯下戰馬,將馬速提高到極致之外,竟然毫無影響。
三百步的距離,對於全力飛馳的戰馬幾乎就是數個呼吸間。玄武營寨之中,現在還是各種各樣的聲響都有,實在是偌大的營寨太空了,短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有效的集結起來。甚至很多大周軍士卒因為指揮號令不一,導致局勢更加混亂。
此時望樓之上,寨牆之間,已經有不少射士探出頭來,張弓就射。一隻只箭羽如雨點一般襲來,但是大燕騎兵卻還射回去更多,尤其是箭矢還帶著馬速。直接就把任何一個敢於露頭的射士送上西天,甚至很多中箭的大周士卒不止中了一支箭矢。
隨著第一個大燕騎兵頂著箭雨,縱馬踏破了玄武營寨的大門,單方面的屠殺就開始了。十二萬最為精銳的精銳騎兵,又是有馬鐙馬鞍這等劃時代的殺器,直接就把營廣人稀的玄武大營攪到天翻地覆。而且還有不少好事的大燕士卒順便還給大周的輜重加上一把火,誓要報復這群無恥的侵略者。
蕭胤鎮此時已經駐馬停在玄武大營的統帥軍旗之下,只是揮劍狠狠的砍向旗杆。只是一劍,這不算太粗的旗杆就應聲而斷。繡著玄武神獸圖案的大旗也砸落到了沾滿血水的泥濘中。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首戰告捷!”
軍師李儒京適時策馬上前道喜。
帶頭衝鋒的蕭胤鎮雖然全身披甲,但是不少甲葉之上也是掛滿了箭羽,此時一陣衝殺讓他感覺身體睏乏,甚至受了一點輕傷。但面對如此恭維,蕭胤鎮反而一點高興的情緒都沒有。如此精銳騎兵,十二萬對五萬步卒,不大勝才是怪事。
“有話快說!”
蕭胤鎮也知道李儒京的性格,看似冷機陰沉,實際自負之極,豈是一個喜歡溜鬚拍馬之輩,現在主動道賀肯定心裡沒憋著好屁。
李儒京一臉淡然,抱拳行禮,“陛下,兵貴神速!何不趁勢,一舉奪下剩下兩寨?到那時大周軍輜重全無,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戰下去,則我軍不戰而勝。陛下,切莫猶豫,錯此良機,追悔莫及。”
蕭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