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粟九十石,餘有四十五石。何況衣服交換等事,怎麼夠用?”
意思是五口之家,種一百畝的良田,每畝收粟米一石半,合計150石。扣除10%的收稅,也就是官府收走15石,還剩135石。每個人一個月吃一石半,五個人一年就要吃90石,還剩下45石。其他的衣服,食鹽等生活用品,還要不要了?更別說,一般的家庭還不太可能有百畝良田,每畝上田才會產一石半,而且也不是每年都這麼多產量呀。
“司空所言有理,可是國庫也是需要錢糧的。百姓日子雖苦,但也不能不收稅呀。不然國家朝廷就崩潰了。”
青鸞畢竟是長公主,從小錦衣玉食,雖然被世人稱頌文武雙全,但是屁股決定腦袋,位置決定想法。一個皇室公主怎麼雖然也憂國憂民,但是明顯就沒有司空侯輸這種從底層摸爬滾打出身的人更加體恤百姓人民。
侯輸搖了搖頭,“長公主有所不知,官府可沒有興趣每次收割糧食都派人來稱量實際產量。只是規定田歲產粟米一石,無論災荒時歲變化,皆是到時按戶徵收。遇到災年可能顆粒無收,但稅賦卻也不減絲毫。遇到豐收之年,官府反而各種理由大肆加徵收稅。”
“竟有如此之事……”
青鸞聽聞侯輸的解釋,不由一呆,她雖然聰慧過人,但是自幼錦衣玉食,被呵護慣了,自然是難以知曉真實之情況。
蕭胤鎮聽完解釋,也算是懂了,就是田產靠簡單核定,但是完全因為技術能力不夠,或者就是單純的又懶又惡,不按實際情況來辦。災年顆粒無收還不減稅免稅,到了豐收之年還要加徵。怪不得都是罵貴族老爺的,整個就是不做人,不知道底下人民的疾苦呀。或者就算是知道又怎麼樣?整個貴族階層都是食稅階層,體恤百姓的疾苦,不就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標準了麼?
侯輸並沒有指責什麼,只是接著起身一拜,“陛下,所以臣下建議實行‘井田疇均,相地而衰徵’,按土地質量等級和年景的好壞向土地佔有者徵收賦稅。以上壤之滿補下壤之虛。劃二歲而稅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歲飢不稅,歲飢馳而稅。”
眾人聞言皆是眼前一亮,如此安排果然就解決了這個疑難雜症,而且可以想象到如果實施起來,會有多少其他國家的百姓蜂擁而至。
苛政猛於虎,可不是一句玩笑。
司空,果真大才呀!
“陛下,如今雖然燕京人口眾多,但卻依然有很多荒地並未開墾,都是因為新開墾的荒地登記後也要跟熟地收一樣的稅賦。可生地養到熟地,沒有三五十載實在是艱難。所以百姓農民很少做這種有害無利之事,就算是有毅力開墾成熟地,也有被人搶了去的事情。所以臣斗膽懇請陛下,將現有田產歸屬登記造冊,核定上中下三等田,上田歲納稅一石半,中田一石,下田半石,按田產歸屬收稅。同時釋出善令,新墾之地歸開墾之人,且三年免稅。不愁四方百姓不紛紛來投。若如此,不需三年,必然國庫充盈,霸業可圖。”
蕭胤鎮看著對面依然再拜的侯輸,頓時連忙起身相扶,即使來自於前世,並不屬於這個世界,但是依然對於侯輸這種為國為民的人才深感佩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那個朝代,百姓都是最苦的。
“司空大才,朕果然沒有看錯。就全依司空之策,還請司空挑選人選一併實施此政。”
剛剛被扶起的侯輸此時卻露出了為難之色,緩緩拿起那杯青梅酒,摸了摸酒色尚溫,飲了一口。
“不瞞陛下,如今不止國庫空虛,連可用官吏都是捉襟見肘。現在連燕京的郡守之位都是空缺的……唉!”
蕭胤鎮一驚,現在內政體系還真是缺人,打仗的時候都是軍隊還好說,但是等到發展經濟的時候就處處受制,政令不通了。打仗不過你死我活,但是發展經濟可是需要費勁心力的事情。就好像一座20層的高樓從打地基開始,到建立成樓,可能要幾年時間,可是隻需要幾個炸彈就能頃刻間拆除。這就是古代的聖人常常規勸好戰的國君說的,國家強大不體現在軍隊上,百姓都餓著肚子怎麼打仗?殺一人只需要一刀,但是一個人養育起來可是要花費十八載。更不用說強大的國家的軍隊裝備的是鐵甲強弩,弱小的國家連常備軍都沒多少鐵製刀劍,只能臨時號召農民拿著幾把破爛的青銅戈來禦敵。
蕭胤鎮也沒什麼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現在可不比前世普及了義務教育,隨便抓個大學生就能當個領導,現在不識字的人太多了,很多人算數都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