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宋工來豫

時至三月,本該是草長鶯飛的季節,天氣依然陰寒料峭難耐,播種的日子又被迫向後推遲了。

三月四日,吳開先白師爺劉宗周等正在廣成堡議事,有人來報宋大人來了,三人出門一看原來是老熟人宋應星,吳等於是將其引進大廳坐下,又命下人煮水沏茶。

一番寒暄之後,吳開先問道:“宋工,什麼風把您吹來了?”

宋應星道:“吳大人不是修廣成確山二堡,又開墾軍屯田,上報需要農田水利方面的人嗎?皇帝看我合適就把我派來了。”

吳開先有喜有憂道:“把您派來當然再好不過了,我們工兵的專家遇到些問題正需要您的幫助呢!但是恭王廠靠誰主持啊?”

宋應星道:“其實恭王廠方工、薄工和我都不是主持,日常事務是工部戶部兵部三位給事中大人在辦,研發是我們三個在做,協調工作是我的,我走以後就留給方工去辦。平時皇上總喜歡來,因此資源調配總能得到照顧,便利很多。皇上也參與我們的研發工作,出了不少好主意,這回我就帶來了皇上參與研發的新銃,請大家觀摩觀摩。”

說罷,宋應星讓隨從取來一支包裝考究的新銃,交給吳,說皇上知道將軍喜歡銃,這支是皇帝親自從兩百支銃裡精選出送給將軍的。吳雙手接過銃匣,開啟後見銃身上刻有“克敵制勝”四個金字,頓時感到君恩重於山,天啟皇帝對自己的眷顧和殷切希望一起浮現心頭,同時一種怕步熊廷弼後塵的情緒也油然而生,自古當臣子的不易吳頓時就體會到了。宋應星同時說到:“上次閱兵後,皇上回去說,士兵反映六稜自旋銃裝填很慢,容易貽誤戰機,而普通的銃又容易失準頭,打不遠。因此會合我們商討了一個方案,要把膛線加到普通銃裡。一開始試製時發現加是能加,就是工期太長,做一支銃的時間夠生產二十支普通銃了,工匠的手藝還要特好,得達到皇上的水平才行,這樣的熟練工算上薄工恭王廠裡不到五個。我們感覺這麼做划不來,於是想把膛線改成直的行不行。薄工試製了一支,發現射程精度雖然不如六稜銃,但比普通銃強多了,工期比普通銃稍長,比六稜銃短了不少,上彈也比普通滑膛銃快一成。後來我們四個做出了一架鏜孔車床,就是在鑽孔的通條上做出倒齒,塞到銃管裡往回拉,就能把直膛線慢慢拉出來。皇上和薄工倆又把一根拉桿做成由小到大六根拉桿,每根拉桿只差數道1,方工給拉桿淬火,使它更硬,拉削更利。鏜孔車床做好後,工時大為減少,製作一根直膛線銃的時間只比普通銃多三成,但用起來好不少啊!將軍要不要試試?”

吳開先道:“那是當然”。於是收好己銃,命人請朱武帶著沒有任務的獵兵到校場準備試銃,眾人帶著新銃也來到校場。

朱武等接到新銃後開始裝填試射,吳等陪著宋應星在一邊觀摩。獵兵們乒乒乓乓打了半個時辰,從他們的動作和臉色來看就知道對新銃評價很高。不一會,朱武上來報告,稱新銃有效射程能到兩百步,精度達到了用鹿皮包裹彈丸的水平,裝填還比普通銃更快些,士兵們都很喜歡。吳很高興,說你精選出獵兵裡最好的射手一百人,每人發兩支新銃,他們原來的銃轉交給戰友,儘量達到一人兩支長銃一支雙響短銃的水平,你們背三支銃在身接近三十斤...也不能負重過大,留一把帶刃長刺刀護身,其它的武器如果不影響長途行軍帶得動願意帶的就帶,帶不動的就交到庫裡,長短銃應該還有空缺,把缺額先報上來。朱武領命而去。

試射結束後,吳要帶宋應星去客房吃飯歇腳,宋應星道:“不忙,將軍,我們路上吃了乾糧,時候還早,先派個人帶我去看地形要緊。”

吳道那著什麼急,明天再去不遲。宋應星道:“將軍,時間不等人。據我推測,旬日之內春雨將至,如果排水溝引水渠等下雨後再幹就遲了,不如趁早規劃,及早帶人開幹。”

吳只得答應,又喚過孫雲鬥來,說:“宋工,這是已故孫巡撫的長子,名曰孫雲鬥,其父留下遺願說讓他參加護國軍。雲鬥已是秀才,又跟隨其父學習泰西之術多年,頗有才氣。其才要是荒廢了甚是可惜,我看能不能讓他給您當個徒弟,您有什麼事合適就交給他去跑,不知您意下如何?”

宋應星對吳開先說道:“將軍推薦過來,又是孫元化大人的長子,有家學淵源在,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吳開先道:“孫元化大人有遺墨在,稱雷銀能瞬時發火,其潛力不可限量,宋先生可知此事否?”

宋眼球一轉答道:“雷銀二字,宋某孤陋寡聞,未曾聽聞。不知孫督師遺墨中有無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