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章 池塘養魚

當搭建到胸口高度時,施工難度明顯增加。

每塊黃土磚的重量至少也有十幾二十斤,再加上需要在中間塗抹粘合劑,操作變得異常艱難。

不過,宋遙早有準備,他之前就請狼匠製作了一些簡易的板凳。

對於技藝精湛的狼匠來說,製作這些板凳自然不在話下。

站在這些大約半米高的板凳上,宋遙的操作變得輕鬆了許多,後面的材料也有人直接遞上來,反而省了不少力氣。

總體而言,兔子圈所需的坡度並不大,畢竟其寬度僅有兩米多。

即便是遇到積雪,也能輕鬆處理,因此沒有必要將其建得過寬。

這個寬度可謂是恰到好處。

一上午的辛勤勞作後,宋遙成功砌起了四面堅實的牆,這樣的進展堪稱神速,照此推算,只需兩三天的工夫,整個兔子圈便能大功告成。

午後的陽光灑落大地,宋遙享用完午餐,稍作休憩後再次回到工地。

此時,牆中的泥漿已不再顯眼,由於牆體中央並未設定支撐柱,整體看起來頗為美觀,雖是土牆,卻也不失雅緻。

對於後續的牆體,宋遙決定不再將柱子置於正中央,尤其是避免放在牆體內部。

因為柱子居中會大幅增加砌牆的難度,倒不如將其放在牆內或牆外,只需將橫樑適當加長即可,這樣不僅簡化了施工流程,也更為省心。

轉眼間,三天的時光飛逝而過,兔子圈已然落成。

三面牆體均由黃土磚精心砌成,門戶位置也已預留妥當。

房間之間以黃土牆相隔,每個房間都留有一扇門供出入。

幸好兔子圈的高度適中,最低處僅一人高,直接留空便形成了一道自然的門戶。

此刻的氣候尚且溫和,因此並不急於立刻封閉門戶。

宋遙對門的製作已有周密規劃,甚至製作出了初步的模型。

門的主體將由竹子或木頭拼接而成,外層則覆以獸皮,以確保寒風無縫可鑽。

考慮到每個居所的洞口各異,這種設計已屬上乘。

對於那些無洞的居所,宋遙打算額外新增由數張獸皮拼接而成的門簾,三五張獸皮條相接,理應能應對寒風侵襲。

與此同時,部落的其他居所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然而黃土磚的供應卻成了制約進度的瓶頸。

儘管如此,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留守部落的僅有這些人手,其餘族人還需趁此季節多捕獵些動物以備不時之需。

去年此時,狩獵隊但凡遇見動物,不論狀況如何,一律獵殺帶回,力求獲取更多肉食。

今年情況雖略有好轉,但獵物處理方式依舊以獵殺為主,除非遇到極易捕捉的,才會考慮活捉。

因此,帶回部落的活物數量大幅減少,十天半個月也未必能捕獲一隻,這一切都是為了儲備更為充足的糧食。

如今部落中雖已無需擔憂食物匱乏,但多儲備些總歸是穩妥之舉。

畢竟,今年收穫的糧食尚不足以支撐太久,長期的憂患意識早已讓眾人養成了囤積糧食的優良傳統。

何況,如今多儲存些肉類亦無妨,部落已有妥善的儲存方法,無論是醃製還是風乾,皆能確保肉質長久不變,甚至若能仿照後世技藝製成火腿,儲存數十年亦非難事。

此時節亦是部落飲食最為豐盛之際,各類肉類供應充足,且如今獵取的動物體內多少帶有油脂。

宋遙將這些油脂巧妙用於炒菜,即便僅餘少許附著於肉上,亦能令菜餚風味大增。

尤其是烤肉,瘦肉與肥肉交織,烤製出爐時香氣撲鼻,口感更是絕佳,深受眾人喜愛。

就連部落中的鹹菜,因添了些許油脂,味道亦瞬間提升。

只可惜部落的白菜尚在生長初期,否則炒上一盤白菜定能更加開胃。

如今每餐皆有肉有菜,眾人飯量隨之增加,每人至少能吃下兩碗米飯。

自宋遙發明了腳踏式石碓後,部落裡的米糧加工速度大幅提升,足以應對日常所需,甚至按最高標準計算也綽綽有餘。

如今,部落每日只需兩餐米飯,全力運轉石碓一天,便能舂出可供兩天使用的米量。

因此,大家通常會集中幾天時間舂米,之後便能享受一段無需再勞作的悠閒時光。

這款腳踏式石碓設計巧妙,省力高效,兩個石碓並排而設,一人可同時操作,大幅減少了人力需求。

每次踩踏僅需上下移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