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部落的狩獵活動重新啟動,米飯的配給不得不相應縮減。
照目前這種消耗速度,今年部落所收穫的糧食恐怕難以支撐整個冬季,畢竟每人分攤的土地不足一畝,想要全年都以米飯為主食顯然是不現實的。
然而,展望明年,情況將大為改觀。
今年稻穀豐收,明年的種子儲備自然不成問題。
若將所有稻穀都用作種子,足以覆蓋一兩千畝土地,而部落目前並沒有這麼多耕地。
關於明年的種子,宋遙早已著手準備。
種子的挑選從收割時便已開始。
今年收成良好,不必像去年那樣將每一粒稻穀都小心翼翼地儲存。
如今糧食充足,種子的篩選自然更為嚴格,畢竟優質的種子才能帶來更高的產量。
在收割期間,宋遙特別叮囑大家留意那些生長狀況良好的水稻,尤其是那些植株高大、莖稈粗壯、穗粒飽滿的品種。
在相同的栽培條件下,這些水稻之所以能長得更好,除了少數特殊情況外,主要還是由其基因決定的。
這樣的稻穀正是宋遙夢寐以求的,每一季都精心挑選最優質的作為種子,未來的產量自然會逐步攀升。
當然,這種增長並非無上限,但即便是每年每塊地能多產三五斤,也是極具價值的事情。
試想,一畝地多三五斤,百畝地便是三五百斤,而目前畝產不過兩百斤不到,這無異於憑空多出兩畝地的收成。
選種的重要性正在於此,透過一代代的篩選,最優秀的種子得以傳承,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都將不斷提升。
況且,部落目前種植的水稻並非宋遙所熟知的糯米或粳米,其口感似乎介於兩者之間,這表明部落的水稻仍有進一步演化的潛力。
選種之舉,實乃一舉多得,意義非凡。
每當有人發現長勢喜人的水稻,便會將其單獨放置一旁。
每日勞作結束後,這些優質稻穀會被專門收集起來。
儘管第一天收穫的稻穀數量不多,但質量卻極為上乘,明顯優於其他稻穀。
然而,單憑一天所得,遠不足以滿足來年的種植需求。
如此一天下來,手中也不過七八十斤,僅夠種植幾畝地而已。
宋遙無奈之下,只得讓大家放寬選種的標準,即使是稍遜一籌的稻種也納入考慮。
只要經過細緻篩選,這些稻種總比隨意拿來充數的要好得多。
每日大約能收集到一百五六十斤的稻種,累積幾天後,足以覆蓋七八十畝的田地。
若仍有不足,尚可從儲備的稻穀中再挑選一些補充,總體來看,基本能滿足需求。
這些稻種被單獨存放,鑑於數量並不龐大,便沿用了去年行之有效的儲藏方法。
該方法經過實踐驗證,效果顯著,既有效防潮,又能抵禦老鼠的侵擾。
儘管部落平日裡鮮少見到其他動物,但防範之心不可無。
今年糧食豐收,山洞中食物充沛的訊息或許已傳至周圍的小動物耳中。
其中,老鼠最為棘手,一旦它們潛入山洞,恐怕難以徹底清除。
幸運的是,部落洞口有旺財這員猛將守護,尋常動物難以逃過他的警覺。
只要再輔以適當的防護措施,應能確保萬無一失。
至於明年的稻種,計劃曬得更久一些,直至最後一刻才收回部落。
今年種植時,總覺得稻種略顯潮溼,明年務必確保稻種更加乾燥,以保證種植質量。
隨著一切紛擾的落幕,部落的生活終於緩緩步入了正軌。
人們開始深信神使當初的承諾,原來無需瘋狂狩獵,也能填飽肚子,心中的重擔瞬間卸下。
狩獵時,大家不再像過去那般拼盡全力。
儘管宋遙曾勸說過不必如此拼命,但生存的壓力始終如影隨形,放過一隻獵物或許就意味著冬日裡少了一口溫飽。
如今,大家對獵物的品質愈發挑剔。
連日來食用米飯,雖口感尚佳,但少了配菜便顯得寡淡。
醃製肉品雖有其風味,卻仍不及新鮮肉質鮮美,尤其多吃幾口便覺膩味。
因此,眾人更傾向於捕捉活物。
儘管獵物數量較以往銳減,但每天都有鮮活獵物被帶回部落,牲口圈似乎又將迎來一次擴建。
儘管每日獵獲不多,但有了米飯的輔助,每人每日的肉類消耗降至先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