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遙對蓑衣的要求並不高,能遮雨便足矣。
宋遙打算編織的肩飾形狀像扇子,但弧度得做得更開一些。
他先將茅草攤開,構思好大概的樣子,然後動手用麻繩編織。
在理想情況下,用細線和細針慢慢縫製會更好,但部落的條件有限,細線和細針都難以尋覓。
雖然可以嘗試將線弄得更細,但針的問題卻無法解決——部落裡只有粗大的骨針,想磨細它,很容易就會斷掉。
因此,宋遙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編制的方法。編制雖然速度快,一次成型也相對牢固,但缺點是調整起來比較困難。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忙碌,宋遙編出了肩飾的基本形狀,領口也大致完成。
然而,茅草編織的領口顯得有些堅硬,穿起來可能會不舒服。
這讓宋遙有些頭疼,尤其是領口靠近秸稈的部分,處理起來特別棘手。
宋遙決定下一步要對領口進行塑形,讓它更加貼合身體,同時打算在塑形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茅草,讓肩飾層次更豐富,防水效能也更強。他知道,只有薄薄一層茅草,作用是有限的。
固定領口這活兒挺容易的,前些日子做斗笠時削的那些木頭樁子正好派上用場。
粗細適中,跟脖子一樣粗細,固定住領口後,我就開始一圈圈地往外圍編織。
肩膀兩側的茅草長度已經足夠,能覆蓋大半個上臂,既擋雨又不妨礙幹活,主要是讓編織更緊密些。
前後兩塊長度還是不夠,我想了想,還是接著編長一些比較划算。挑些長茅草,從領口下面一點開始接上去,這樣一來,既延長了長度,又增加了厚度,一舉兩得。
編蓑衣真是挺費勁的,上半部分就花了三個多小時,雖然樣子不算太精緻,但還算符合預期,就是粗糙了點。
裙部就簡單多了,只要能圍一圈就行。
中午休息了一會兒,下午繼續編蓑衣。
這次編裙部,吸取了上面的經驗,用的都是長短適中的茅草,而且把靠近根部的都砍掉了。雖然編織難度提高了,但編出來的成品不會刺撓。
不到兩個小時,裙子的雛形便顯現出來。
緊接著,他開始進行收尾工作——用輕巧的力道捶打茅草,讓它們變得鬆軟而密集。
主要是對內側進行處理,隨後再用繩子編一圈,使得裙子既保持版型,又不顯得鬆垮,外側還能有效遮擋雨水。
這個步驟最為耗時,每個細節都需要細心處理,尤其是領口和肩膀部位。
宋遙特意剪裁了兔子皮縫在上面,以防茅草刺痛身體。
等到天色漸暗,他也只完成了一半的上半身編織工作。
天黑後,部落裡的手工活就無法繼續,只能第二天再戰。
狼匠製作籃子的速度則快得多,兩個帶提手的籃子已經完成。
第二個籃子的孔洞改為三角形,穩固性大大提升,不再擔心孔洞大小不一的問題。
籃子的形狀與宋遙記憶中的相差無幾,看來狼匠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的精髓,初代的不足之處也得到了很好的改進。
宋遙測試了一下籃子的承重,發現那個三十厘米寬、二十厘米深的籃子裝滿了肉後,雖然略有變形,但已經足夠結實,可以用來外出攜帶物品了。
部落的籮筐也到了更新的時候,特別是那些還在用狼陶盆湊合的,更是迫切需要換代。
搞定了這些,宋遙心想,也許可以讓狼匠試著做點傢俱,最起碼先弄張床出來,冬天就不用再硬邦邦地睡在地上了。
雖然工具有限,但只要能湊合著睡人就行,畢竟只有一把柴刀,不能要求太高。
北大和北小最近表現得很出色,晚上已經不需要再綁著他們了。
他們不僅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連脾氣暴躁的猛也開始接受他們,甚至建議帶他們去狩獵。
北大和北小確實有這個實力,雖然塊頭不如狼壯的大,但在部落中也算是佼佼者。
但宋遙認為,他們還是應該在部落裡多磨練一下性格,至少要學會一些基本的語言,這樣出去後才方便交流。
至於斗笠和蓑衣,宋遙也進行了防雨測試。
他自己穿戴好一套斗笠和蓑衣,讓狼巫和狼煙不斷地往他身上灑水,以確保自己的作品能夠真正防水。
宋遙製作的這件蓑衣雖然看著樸素,但防雨效果卻很到位,只是交界的地方略微有點滲水。
他覺得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