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雨卻沒完沒了地下了起來,都已經連續三天了。
昨天,宋遙和狼匠趁著雨勢稍弱,去竹林砍了不少竹子,還去河邊採集了許多箬葉,終於湊齊了所需的材料。
他們把這些材料帶回來後,就像對待寶貝一樣,不願讓其他人觸碰。
最近幾天,宋遙和狼匠的手藝也在不斷進步。
在更換箬葉的第二天,他們一口氣做了四頂斗笠,而且質量越來越好。
狼匠剖竹篾的技巧也越來越熟練,竹篾之間的差距已經不像第一頂斗笠那麼明顯,如果不細看幾乎看不出來。
有了這四頂斗笠,今天大家都搶著出去捕魚。
被困在家裡兩天,大家都想出去透透氣。
雖然斗笠只能遮擋頭部,但再披上一張獸皮,也能勉強應對惡劣的天氣。
宋遙動著腦筋,打算用部落積攢的羽毛製作防雨的袍子,但這想法很快被他否決了。
畢竟,製作工藝太過繁瑣,加上羽毛數量有限,只怕連兩三件都做不出來。
這些羽毛可是狼巫的珍藏,就連宋遙也只能在心裡想想。
蒼狼部落崇尚實力,外出資格要透過比武來定。
眾人躍躍欲試,最後還是狼壯、狼碩、狼獵三人脫穎而出。
狼獵是有點取巧,等到狼壯和其他高手拼得筋疲力盡時,他才慢慢入場,趁著對方疲憊不堪,一舉獲勝。
狼壯成了他的踏腳石,不僅幫他清除了競爭對手,自己卻一無所獲。
除了他們三個,還有捕魚小隊的狼漁和獲,她們才是捕魚的好手。
沒有她們的幫助,狼壯他們捕到的魚寥寥無幾。
狼漁和獲對魚群的動向瞭如指掌,這是他們不可或缺的助力。
捕魚,準備的誘餌照舊是動物的腸子和蚯蚓。
通常情況下,動物的腸子比蚯蚓更吸引魚,因為腥味更濃,誘惑力也更強。
但這幾天他們沒去打獵,所以沒有新鮮的動物腸子可用,總不能去圈裡的動物那裡拿吧,否則宋遙非跟他們拼命不可。
不過,雨天后蚯蚓很容易找,很多大蚯蚓都自己爬出了地面,甚至有的還爬進了山洞,孩子們都拿它們當玩具。
外面的蚯蚓更多,根本不用挖,撿一撿就行。
他們又從部落裡拿了一些前些天沒完全風乾的動物腸子,誘餌就準備好了。
一切準備就緒,幾個人提著地籠,在大家羨慕的目光中出發了。
他們放地籠的位置已經換過好幾次,也越來越遠了。
河裡的魚經過一年多的捕撈,數量明顯減少,魚兒也變得更聰明瞭。
地籠也做得越來越大,放置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只能透過數量來保證質量。
在小河裡圍的魚塘數量從最初的兩個增加到了六個,但魚的數量只增加了一倍左右,這樣魚才能更好地生存,存活率非常高。
這些都是為了冬天儲備的,不會輕易動用。
宋遙教狼壯他們把地籠放下時,總會在旁邊做些記號,比如插根樹枝或者把草打結,防止水太深,放下去後找不著。
現在的地籠設計得更科學了,使用起來也更方便。
他們放置地籠的位置,遠的能離起始點三四百米。選位置也有講究,水流湍急的地方不適合,河流的凸岸最好,那裡水流平緩,食物豐富,魚兒喜歡聚集。
宋遙以前釣魚的經驗豐富,他知道春秋適合在淺灘釣,冬夏則要在深潭。
現在是夏季,所以地籠要放得深一些。
他把這些經驗都教給了狼壯他們,但捕魚效果還是看運氣,有時候多,有時候少。
狼壯他們按照宋遙的指示,在有記號的地方放下地籠,同時回收之前的。
地籠一般會露出水面一點,保證裡面的魚有氧氣,減少死亡率。
即使兩天沒收,魚也不會死太多,尤其是生命力強的黑魚,還能活蹦亂跳。
大家都知道神使喜歡吃黑魚,狼壯就挑了一條最肥的,單獨串起來,準備給神使吃。
捕獲這樣一條巨大的黑魚,在這個時代可是難得一見,尤其是用那種簡單的捕魚法,幾天能捕到一條就算幸運的了,這麼大的黑魚更是罕見。
可能是這次地籠放置時間較長,捕獲的魚也特別多。
宋遙把一半的魚放入魚塘,剩下的部分也足夠大家飽餐一頓,改善這兩天的乾肉食譜。
雖然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