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狼匠商量了一下具體的製作步驟。
這個點子是宋遙想出來的,實際操作得看狼匠的功底。
宋遙剛來時手藝或許還能勝過狼匠一籌,但經過這段時間,部落裡的工具製作大多由狼匠負責,論技巧,狼匠更厲害些。
製作“笠鬥坯”的第一步是編織竹篾條,這其實用的是最常見的經緯交織法。
這方法跟織布時的經紗和緯紗相似,雖然部落裡沒人織過布,但編籮筐的技巧還是相通的。
編織斗笠主要採用“挑”和“壓”的手法。
在編織過程中,總是挑起兩條經篾,壓住一條緯篾,這就是竹編中常見的“挑二壓一”技巧。
等到竹篾挑壓編織成“捏蒂”形狀後,再把它放在一個類似涼帽蓋的木頭模具上“套模”定型,將竹篾編織成圓錐形的斗笠半成品。
宋遙動手製作了一個簡單的木頭模具,就地在附近找了一根粗細合適的木棍,將一端削尖,雖然樣子略顯粗糙,但用來做模具卻很合適。
完成了“笠鬥坯”的打造,宋遙便開始準備下一步的鋪葉拼裝。
斗笠是由上下兩片“笠鬥坯”對合,中間嵌入一片片像射線一樣鋪開的箬葉構成的。
他把一片“笠鬥坯”翻過來,底朝上放在一個沒有蓋子的木桶裡,準備開始鋪放箬葉。
宋遙記得箬葉的樣子,那次進山探險時見過,捕魚的時候似乎也見過一些。
但現在看來,箬葉並不在身邊,外面還下著小雨,雖然雨勢不大,但天空陰沉,看樣子很快就會下起大雨來。
這種天氣外出,弄不好就會淋成落湯雞。
找不到箬葉,宋遙便打量起部落裡的竹葉來。
幹竹葉堆在那裡,是平時用來引火的,而溼竹葉則是昨天剛採回來,還沒來得及曬乾就下了雨。
幹竹葉一觸即碎,只能用來燒火了。
製作斗笠前,宋遙和狼匠先在塑膠紙的兩邊各放上一小撮“擦掩”小竹葉片,防止箬葉鋪上去時滑動。
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斗笠在按下去時塑膠紙跟著移動,造成斗笠變形。
加上“擦掩”,就相當於增加了摩擦力。
箬葉鋪滿底部的“笠鬥坯”後,他們把另一頂“笠鬥坯”翻過來,連同箬葉一起塞進下面的“笠鬥坯”凹槽裡,緊緊攏合擠壓,隨後用竹篾輕輕穿過箬葉,鎖緊邊緣,把上下兩層“笠鬥坯”固定在一起。
為了確保兩層貼合得更緊密,中間還要放上一塊鵝卵石。
縫合完成後,剪掉斗笠邊緣多餘的箬葉,再用竹篾細緻地繞著邊緣鎖邊,一頂斗笠便製作好了。
這就是製作紅軍斗笠的步驟,宋遙和狼匠也照著這個方法操作。
雖然理論上看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容易,光是第一個“笠鬥坯”就反覆做了好幾次。
宋遙一開始還想著要製作那種尖頭造型的斗笠。
宋遙和同伴費盡心思,卻始終無法把斗笠的頂尖做出預期的形狀,無奈之下,只得改為圓形,中間卻留下了一個小洞,不得不用竹片填補。
這樣的斗笠,無論是外觀還是實用性,都有些差強人意。
這已經是他們能做出的最好的斗笠了,中間的工序相對簡單,但竹葉的覆蓋面積太小,稍微不注意就會重疊,使得斗笠顯得有些臃腫。
看來,祖先們選擇箬葉是有道理的,如果用箬葉,最多十來片就能完成,而且速度會快很多。
這只是他們的第一個實驗品,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一次就成功反而會讓人感到奇怪。
他們忙碌了一整天,終於完成了一個斗笠,但並未一次性完成,主要是因為宋遙餓了。
中午做飯的時候,正是他們放置竹葉的時候,一旦鬆手,竹葉可能會全部散開。
他們只能忍著飢餓,聞著飯菜的香味,瘋狂地吞著口水。
等到竹葉固定好,他們才小心翼翼地放下斗笠,然後去吃飯。
最後的工序是用竹篾封邊,把斗笠的邊緣固定起來。
竹篾的寬度不夠均勻,使得斗笠看起來一道寬一道窄,但無論如何,斗笠總算是完成了。
宋遙記得老式的斗笠裡頭有個圓環設計,雖說是固定起來更牢靠,但工序太過繁瑣。
他思前想後,腦袋裡也沒個頭緒,想想還是作罷,現在不是糾結這細節的時候,先弄個能用的出來再說。
做好斗笠,宋遙戴上一試,大小正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