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部分要埋進土裡四五十公分,這樣不管是人進去還是餵食,都不需要另外搭建通道,能省下不少事。
一開始,兩人還挑著粗一點的樹砍,但砍著砍著,就開始選擇越來越細的樹了。
粗樹砍起來太費勁,而細一點的樹砍起來輕鬆多了。
宋遙選擇的地方靠著部落山洞的陡坡,因此他們只需要圍三面。
每面六七米的長度,也不算太難弄。兩天時間,宋遙和狼匠就砍伐了足夠的木材。
要做的事情先是製作幾根大木釘,因為大部分樹木只需砍上幾刀就能掰斷,這樣可以降低柴刀的損耗。
由於部落附近還沒有找到金屬礦,宋遙帶來的那些刀得省著點用,這就意味著大部分木樁底部將不再尖銳。
木樁若是平的肯定無法釘入地面,所以得先用釺子在地上打孔,這樣後續操作就容易多了。選用的釺子是柞木材質,這種木頭比較堅硬,耐磨性也較強。
根據砍好的木頭的粗細,宋遙削出了幾根柞木釺子,比木頭稍微細一點,雖然這樣敲打起來更費力,但釘好的木樁不會輕易鬆動。
由於部落裡留下的都是些幹不了重活的,宋遙就從狩獵大隊調來了兩個狼壯漢幫忙釘木樁。
為了便於敲打,他特意挑選了幾棵大腿粗的樹,砍下一段帶有垂直枝丫的部分,做成了結實的木棰。
“八十,八十……”兩個狼壯漢不明白為什麼宋遙不讓他們喊“嘿咻嘿咻”,而是用這種古怪的方式計數,這跟幹活似乎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他們還是按照宋遙的指示去做了,雖然心裡滿是疑惑,因為宋遙的話總是要聽的,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是宋遙個人的一個小趣味。
宋遙和他的助手在木樁上砍出刀痕,一個扶著釺子,另一個揮動大錘,將它慢慢敲進泥土。深度差不多時,便拔出來,再繼續下一個。
宋遙已經規劃好三邊,還用鏟子挖了條淺溝。
雖然木樁沉重,難以撼動,但他們儘量減輕勞動強度。
二十幾米的距離,一路敲打,頗為吃力。
角落處用的是較粗的木樁,中間則稍微細一些,但都深深砸入土中。
通常洞穴深度不過三四十厘米,而這裡的陡坡恰好為它們提供了便利。
除了圍牆,宋遙還打算搭建一座小木屋。咩咩羊即將入住,它不會挖洞,所以需要一個小屋來遮風擋雨。
這個小屋不需要太大,有個衛生間大小即可。咩咩羊白天不會老老實實呆在羊圈裡,只是晚上用來睡覺。
在部落中,咩咩羊的地位僅次於宋遙和狼巫。它白天跟隨他們四處遊蕩,吃飯時總能蹭到肉吃。
大家看到它,都會笑著把碗裡的肉分給它。
宋遙養了只食草的寵物,這傢伙對草的要求高得離譜,專挑最新鮮的嫩草吃。
每天有小孩專門給它挑草,稍有不新鮮,它就不樂意。
如果不是大家攔著,宋遙早想給它屁股上來幾下。
宋遙用竹子搭建的小木屋,造起來並不費勁。跟砍樹相比,砍竹子輕鬆多了。
這片竹林貢獻了不少,冬天一過,竹筍就冒了出來。
宋遙燉肉時總會加些竹筍,這樣一來,肉的味道更鮮美。
竹林裡還長著各種菌類,但宋遙不敢隨便採來吃。
蘑菇這東西,萬一有毒,整個部落都可能遭殃。
香菇除外,因為容易辨認,就算不確定,曬乾後那股香味也騙不了人。
竹屋的搭建也簡單,靠牆的一面弄好,兩邊一插竹子,再用木棍固定。
雖然簡單,但也能遮風擋雨。
屋頂採用斜坡結構,用大毛竹剖開覆蓋,再在上面鋪一層茅草,這樣雨水就很難滲透進來了。
部落外圍的圍牆和內裡的小竹屋幾乎同時落成,雖然構造簡單,但這標誌著部落開始向外拓展,那些過去的草棚已經不再適應現在的需要。
宋遙本打算不在圍牆上設定小門,但考慮到咩咩羊的進出方便,最終還是留下了一個門檻,這樣一來,兔子就再沒有逃生的可能了。
天色漸晚,宋遙發現還有一些收尾工作要做,但決定留到第二天,於是他讓大家先回去休息。咩咩羊也顛顛地跟著人群,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即將被排斥在外。
當天的晚餐異常豐盛,狩獵隊竟然帶回了一頭雄性成年野豬。宋遙對他們是怎樣捕獲這頭野豬感到好奇,因為從他們身上的傷痕可以看出,這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