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狼健狼壯的男子翻土效率驚人,儘管工具簡陋,但半上午的功夫便超過了宋遙和孩子們幾天的工作量。
宋遙只要求他們把土塊弄碎,並沒有讓他們把土覆蓋平整。
稻種要長成秧苗還需等待二三十天,在這期間可以對土地進行更多的養護,多施些草木灰以增加肥力,再鋪上一層腐葉以滋養土地。
在這個時代,沒有化學肥料,只能依靠最自然的方式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
宋遙雖然對古代的糞丹和漚制綠肥有所耳聞,但瞭解僅限於名字。
他心想,把各種東西堆在一起,應該也能算作堆肥吧。
穿越後,他發現部落裡積攢的草木灰已經堆了不少,幾個月的時間,這些灰已經足夠用了。
他抓起一把爛葉子,撒上一層草木灰,就算是給土地施肥了。
再翻翻土,讓這些混合物更容易發酵。
接著,他把水灌進田裡,浸泡幾天,讓養分均勻分佈。
最難的部分算是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等待秧苗的成長,到時肯定有一番忙碌。
那頭帥氣的咩咩羊經過幾個月的成長,已經變成一隻英俊的小羊。
春天來了,它也開始春心萌動。
宋遙想,是時候給它找個母羊了,好讓部落的養殖業起步,規模不需要太大。
他考慮著,明年有一段時間大家不能出去打獵,那時就需要這些養殖來補充食物,至少讓食物種類不那麼單一。
不過,現在大規模養殖還不現實,畢竟大家都住在山洞裡,要養東西得在外面建個棚子,而部落裡的人手有限,不宜過度擴張。
晚上,狼壯他們聚在一起討論部落狩獵的事。
畢竟,目前部落的生計還是主要依靠狩獵,而且通常只有獵物受傷或死亡才能捕獲。
想要抓到活物,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自從弓箭被狼廣泛使用後,獵物身上常常帶著幾個血洞,皮毛質量也因此大受影響。
狼壯等人提議,可以先試著捕捉一些兔子回來。
兔子在山林裡相對容易捕捉,雖然肉質較少,但它們的繁殖速度極快。
一對成年兔子一年能繁殖六到八窩,每隔兩個月就能產下一窩,每窩通常有四五隻,有時甚至更多。
如果能夠成功養殖兔子,部落的食物狀況就能得到改善。
當然,羊肉是更好的選擇,但野羊並不容易馴服,想要得到溫順的羊,機會實在難得。
宋遙對狩獵隊並沒有施加太大壓力,他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讓大家填飽肚子。
狩獵時,還是應該先確保獵物到手,急於捕捉活物,萬一獵物逃脫,那就得不償失了。
提前搭建一個兔舍是必要的,免得新成員到了沒有地方安置。
兔舍建好後,可以先讓咩咩羊暫時住進去,現在天氣漸熱,咩咩羊身上的羶味也越來越濃,晚上它還喜歡跑到宋遙那兒過夜。
雖然宋遙對它的羶味有些受不了,但這麼多天下來,畢竟還是有些感情的,他從未有過殺掉它吃肉的念頭。
至於兔子圈,建造起來確實比較費事,因為兔子擅長打洞,一旦圍欄不夠堅固,它們很容易逃走。宋遙決定把兔子圈建在山洞右側的空地上,那裡主要是灌木和草地,地勢開闊,釘木樁也相對容易。
他打算採用最簡單的木樁結構,雖然想過用磚頭來建,但部落的燒窯技術還不夠成熟。
如果現在燒磚,就必須建造一個更大的磚窯,現有的小土窯肯定不夠用。
而建磚窯又需要先燒出耐火磚,這樣一來,時間上就會有很大的延誤。
而且,擴大規模還需要更多人力,對現在的部落來說,確實有些力不從心。
再說,只要木樁釘得深一些,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建立建木圈是個既便捷又高效的辦法,對於剛開始發展的畜牧業來說正合適。
宋遙清楚,事情不能一上來就想著一步到位,慢慢來才更符合發展的規律。
兔子圈不需要太大,有個三四十平米就足夠了,現在裡面的住戶只有一隻羊。
如果將來不夠用,再擴建也方便,這裡不缺的就是地和樹。
宋遙和狼匠磨快了刀,準備去林子裡砍樹。
他們主要挑選那些十幾厘米粗的樹,認為筆直的櫟樹是做建材的最佳選擇,一棵樹至少能分成兩三段。
每段大約一米二長,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