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醫院治了大半年了,沒怎麼好,後來我就一直吃偏方,吃好了。”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
阮英政頓時大感震撼,血液病吃偏方,還能吃好?
“對對,就是你說的這個病。”跟來的家屬是患者的丈夫,在一旁連連點頭,“偏方就是我們老家地裡長的草,吃那個確實有用,以前她時不時有寒戰、發熱,甚至是面板髮黃,但是吃了地裡的草,就不怎麼黃了。”
阮英政繼續詢問病史,他這才知道,患者在2年前便開始出現了小便變黃,面板黃染。
她不知道吃了什麼神奇的植物,黃疸居然減輕了!
不過,這是典型的治標不治本。
在隨後的時間裡,患者開始出現反反覆覆的發燒。
“半年前,我去了我們縣醫院的血液科,他們開了兩種藥給我吃,吃了很久都沒好,還不如那個偏方!”
患者的言語之間,是對醫生的嗤之以鼻。
“以前的病歷有嗎?”阮英政道。
消炎藥可以用,退燒藥可以用,但是患者具體的病情,該問的,該瞭解的,一個都不能少。
“有!”患者家屬點點頭頭,他手機裡拍了相關病歷資料的照片。
調出照片,患者在當地縣醫院做了骨穿。
骨髓細胞學檢查報告顯示,骨髓塗片中有核紅細胞的比例明顯是增加的,其中有環形鐵幼粒細胞。
還可以看到病態的骨髓造血,因此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
阮英政有些看不太明白這個骨髓報告,想著等會兒讓陸安來瞧一瞧。
“剛測了體溫是38c,先用物理降溫吧。”阮英政道,“能夠不用退燒藥那肯定最好的。”
他吩咐了護士拿來兩個冰袋,用於患者的降溫。
……
和患者溝通完病情之後,阮英政就把患者的骨髓檢查報告發給了陸安。
陸安正好將留觀室的患者處理完,看到阮英政發過來的資訊,便點開一看。
“陸安,病房剛來一個發熱的病人,既往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你看看這個病歷和報告,我看不太懂。”
陸安點開骨髓檢查報告,隨即眉頭一皺。
根據華夏醫學會血液分會制定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診斷與治療指南》中的描述,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的診斷必須要符合一系或者多系細胞持續減少至少大於六個月。
同時,還要排除其他造血組織或非造血組織疾病的兩個條件。
此外,需要結果一些輔助條件來協助診斷,比如基因點突變分析、流式細胞檢測骨髓細胞分型以及祖細胞集落檢測。
陸安看到當地醫院並沒有繼續其他疾病的排除,也沒有輔助檢查的判斷。
單單從一個骨髓檢查報告,就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似乎有些過於草率了。
不過,他也能理解,不是他們不想做,是受限制於二級醫院的條件,很多檢測根本無法進行。
等到陸安翻到了下一張檢查報告單,他心中的疑慮越來越深了!
“政哥,這個病人恐怕是誤診了,很可能不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
陸安的資訊剛發過去沒幾秒鐘,阮英政的電話就來了。
“陸安,你發現了什麼情況?”
陸安翻開患者的腹部ct,沉聲道:“患者ct顯示肝脾腫大,下腔靜脈、幹門靜脈擴張,這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解釋不了的!”
阮英政眉頭深鎖,“接下來怎麼辦?”
一個高年資優秀的主治醫生,來詢問住院醫師該怎麼辦,這或多或少有些奇怪。
但是阮英政剛才問出這句話,卻是毫無顧忌。
陸安的回答,同樣是相當的流暢。
“如果想要確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那麼就需要完善一些檢查,複查外周血塗片以及骨髓細胞學檢查,還有要進行基因點突變分析、流式細胞檢測骨髓細胞分型以及祖細胞集落檢測。”
阮英政沉默了半晌,“好,我先和患者溝通。”
掛了電話,阮英政再次翻開了患者的病歷。
最大的疑問,那就是門靜脈擴張。
如果是肝硬化導致脾功能亢進,然後破壞紅細胞造成貧血、黃疸,這個過程比較合理。
但是肝硬化從哪裡來?
難道患者有隱匿性的肝炎病史?看來還需要查一下肝炎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