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 信解品第四

所愛念:這是講佛示現應化身是「不動而至」,他沒有離開大光明藏。大光明藏之王者,就是「王者之所愛念」,也就是前面講的「和光同塵」,是幫助解除小乘人不敢願身再來的這個煩惱心。

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諸緣故,往來者眾:這是講佛弘法的氣勢。群臣豪族,比喻一佛出世,十方響應,諸佛菩薩以各種身份來助佛弘法。弟子大眾中也會有古佛、大菩薩再來示現凡夫相。豪富如是,有大力勢:仍然是讚歎佛法的氣盛。「力」是表法門;「勢」是表教育。我有這個法門還要開場教育。

而年朽邁,益憂念子,夙夜惟念,死時將至,痴子舍我,五十餘年,庫藏諸物,當如之何:這是指佛的悲心救世。在世的時候怎麼樣怎麼樣教化眾生;滅度以後又是在考慮什麼時候再來創造機緣、重返世間,諸佛就是這樣。

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或有所得」,可以說為一些修人天福報,是修歪門邪道,欲升反墜。

飢餓羸瘦,體生瘡癬:「飢」,是表示沒有得到正法之食;「餓」,是表示沒有得到助道之漿;「羸」,是表小法沒有大的法力;「瘦」,是表小法沒有大的功德。「體生瘡癬」,是指迷惑顛倒、我執、所知障,就形成自己的種種煩惱習氣。

漸次經歷,到父住城:物極必反,慢慢地在這個世間裡感到很痛苦了,他自然有一種期盼出世的這種念頭。在人天福報裡啊,祖師大德有講,往往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兒女不孝,家破人亡,或者重病在身,就把你逼到佛門裡來。

傭賃展轉,遂至父舍:這是把上面那四句偈又進行了總結。「傭賃展轉」就跟在外面打工一樣,經過了種種的波折,終於一步一步向佛法靠近。

爾時長者,於其門內,施大寶帳,處師子座,眷屬圍繞,諸人侍衛。

或有計算,金銀寶物。出內財產,註記券疏。窮子見父,豪貴尊嚴,

謂是國王,若國王等。驚怖自怪,何故至此,覆自念言,我若久住,

或見逼迫,強驅使作。思惟是已,馳走而去。借問貧裡,欲往傭作。

看來機緣成熟,佛已經出世,在道場的門內做種種充分的準備。這個「大寶帳」,是助於教化一切的眾生。有緣者先成就,無緣者未來世也能成就。注意這個「大寶帳」,是指普度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眾生。

處師子座,眷屬圍繞,諸人侍衛:是顯示出肉身佛出世的氣氛。

或有計算,金銀寶物,出內財產,註記券疏:這是指弟子們修種種法門。「或有計算」一般是指菩薩在發心,給自己定計劃。「金銀寶物」是各種法門。「出內財產」是「自利利他」。怎麼「出內財產」呢?就是前面講經說法,代佛傳法叫「出內」,把自己明白的道理講給眾生聽。「註記券疏」:「注」帶有歸納、總結、整理的意思;「記」是依照佛所制定的課程修行,並自我印證,也就是「解脫知見」;「劵」是發大心,與四弘誓願相對應;「疏」是修行的過程。把自己與一切的萬法來溝通。

窮子見父,豪貴尊嚴,謂是國王,若國王等:窮子覺得他不是國王,也是像國王那一類的很有地位的人。

借問貧裡,欲往傭作:問路上的人:「有沒有一個地方可以供我們這些人去打工謀生」。「欲往傭作」:我就到那裡去做粗事,我只能做粗事。比喻向老師討教,像我這個根機的人,應該修什麼法門吶?我一個字不識啊。

長者是時,在師子座,遙見其子,默而識之。即敕使者,追捉將來。

窮子驚喚,迷悶躃地。是人執我,必當見殺。何用衣食,使我至此。

長者知子,愚痴狹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即以方便,更遣餘人,

眇目矬陋,無威德者。汝可語之,雲當相僱,除諸糞穢,倍與汝價。

窮子聞之,歡喜隨來。為除糞穢,淨諸房舍。長者於牖,常見其子,

念子愚劣,樂為鄙事。於是長者,著弊垢衣,執除糞器,往到子所。

方便附近,語令勤作,既益汝價,並塗足油,飲食充足,薦席厚暖。

如是苦言,汝當勤作。又以軟語,若如我子。長者有智,漸令入出,

經二十年,執作家事。示其金銀,真珠玻璃,諸物出入,皆使令知。

猶處門外,止宿草菴,自念貧事,我無此物。父知子心,漸已曠大,

欲與財物,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於此大眾,說是我子。

舍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