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藥草喻品第五

人可能悟到八分;有些人可能悟到三分;有些人悟到一分;還有些人可能超過老師,他悟到十分十二分。

佛亦如是,出現於世。譬如大雲,普覆一切。既出於世,為諸眾生,

分別演說,諸法之實。大聖世尊,於諸天人,一切眾中,而宣是言。

我為如來,兩足之尊,出於世間,猶如大雲。充潤一切,枯槁眾生。

皆令離苦,得安隱樂。世間之樂,及涅盤樂,諸天人眾,一心善聽。

皆應到此,覲無上尊。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於世。

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盤。以一妙音,演暢斯義,

常為大乘,而作因緣。

枯槁:是草木枯萎,喻眾生之憔悴困苦。沒有正法食,沒有助道飲,叫「枯」;顯現出來的塵勞煩惱,叫「槁」。皆令離苦得安隱樂:佛法能攝受一切眾生,所以「皆令離苦」。根據自己的悟解程度,離苦的程度也不同。「安隱樂」是上上對下下。一個人無衣無食,你給他辦個低保,他是不是就安隱樂啊?對那些有能力的人而言,他買了小轎車,買了別墅,是不是又是安隱樂啊?不在於錢多錢少,只在於你這個心有沒有安隱。討飯的叫花子,他也有安隱樂。世間之樂及涅盤樂:這是對上面「安隱樂」的解釋。「世間之樂」是指人天福報。「涅盤之樂」有小乘涅盤、菩薩涅盤、佛之涅盤。

諸天人眾,一心善聽,皆應到此,覲無上尊:「覲」特指臣民對帝王,是拜見、親近、求法之義。

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於世:「無能及者」,方便說為第一。這是恆順眾生的執著心。我是佛,我是最大的覺者,你們要來親近我。

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盤:「甘露淨法」,比喻佛以圓教一乘法令大家解脫一切苦惱,成圓滿大佛。「其法一味」,是以「如來藏」心地法門為法味。以一妙音演暢斯義,常為大乘,而作因緣:「一妙音」,對照「一味」。佛以「妙音」說法,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皆能悟解。「演暢斯義」就是我講的這個法呀,它的真實意義。「常為」,「常」是恆常,時時事事處處。「而作因緣」:這個「因緣」把佛所講之法比喻為一種橋樑、紐帶,把眾生的心與佛心、與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而連為一體,使眾生的妄想心迴歸到自己本有真心,這也叫「往生」。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

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恆為一切,平等說法。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

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

這八句是開示佛之知見。我怎麼樣看待一切萬法呀?這個「一切」,指天人鬼畜,泥巴瓦塊一切眾生。普皆平等:講「平等」都是方便說,皆是我們一念之所顯現。無有彼此:就是我們常講的,「如來藏」中誰不是誰?彼是誰?此是誰呀?愛憎之心:你愛的那是誰啊?你恨的那是誰啊?在佛法裡連法愛都要破除。你愛誰呀?不就你自己嗎?有愛必有恨。我們往往愛自己的父母兒女,愛姥姥姥爺。看到那個寵物的狗,抱在手裡玩兒。看到癩皮狗你愛不愛?

佛法是講真實,不是講善,現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把佛法當成是善。行善不能成佛,但是你不行善連人都不能成。切勿斷章取義。佛在這裡講沒有「愛憎之心」,是不是講佛法不是講「善」啊?我們來個反向思維,佛怎麼可以不愛人吶?如果講愛,佛把「如來藏」道理講給大家聽,是不是最大的愛呀?這是把佛法裡的「無緣之慈,同體大悲」的無上之愛,與世間人的凡夫之愛相區別。

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沒有「貪著」,就沒有「限礙」。一切都是自己,自己不會障礙自己,自己不會貪自己。恆為一切,平等說法:佛再三來表白自己,時時事事處處是「恆」,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是平等說法。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我當初開講第一部《法華經》的時候,聽眾只有五個人,但我也是講得法喜充滿。我做居士時,哪怕是一個人找上門來,可以促膝長談,深更半夜。現在有些講經法師很拽,有十個八個人,他還不放在眼裡,這是缺乏慈悲心。何況講《法華經》,有一個人向你求法,你都必須講!因為《法華經》傳一個人,就成就一個人。

何況你傳法不是一個人的事,天上天下滿滿的。一念跟他們溝通一下,他們都有神足通,當下就到。你如果把這個「如是我聞」啊,「阿彌陀佛」啊,在心裡解釋一下,就是傳法。我們要懂得用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