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譬喻品第三

平正:「離」是離開,「垢」是痛苦、煩惱之義。「其土平正」:不像我們娑婆世界,高山大海,到處坑窪不平。為什麼「其土平正」啊?彼國眾生心地平坦,心平則世界平。娑婆世界為什麼坑坑窪窪的?因為此土眾生的心不平等——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以下犯上,麻木不仁……現在人道里的眾生殺害畜生非常普遍,乃至最後爆發戰爭,並使整個大自然造成失調,天旱雨澇、瘟疫流行、地震等等,都是我們的心在起作用。比如在客廳一推門,陽臺的窗戶就會晃動。「一枝動,百枝搖」。你手在這裡擺一擺,太平洋的水浪動不動啊?一定在動。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本體。你稍微動一動,整個宇宙虛空都在動。心力不可思議啊!

清淨嚴飾:說明這個國土的眾生盛行修行的風氣。人心清淨,自然環境都很清淨。依報隨著正報轉。安隱豐樂:此處「隱」字同「穩」。此土眾生安居樂業,各種的產業發展平穩,物產非常豐富,一切的眾生都是快樂。天人熾盛:可能沒有四惡道,只有人、天這兩道。琉璃為地:琉璃是一種寶石。西方極樂世界是黃金為地,我們這裡是黃沙爛泥巴為地,這都是由眾生的心所感召。

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八交道,即「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最關鍵的是「正見」,從阿羅漢的正見到菩薩的正見,到佛的正見。

在「正見」的前提下思惟,叫「正思惟」,用正知見來觀照一切。

「正語」也叫「正言」,言為心聲,非正言正語而不言不語。

「正業」,分為白業與黑業——所謂白業,像經營五金啊、蔬菜瓜果啊,這些行業與殺生、與社會風氣的墮落無關,叫「白業」;像殺生啊、歌廳啊、酒廳啊、那些瘋狂的玩樂場所、有損於社會道德的那些行業,叫「黑業」。所以我們修行人對自己從事的職業要把持好。如果是黑業的話,祈求佛菩薩加持你轉換工作。

「正命」與「正業」有點相似。「正業」是指大範疇;「正命」是指你直接依賴於活命的那種手段。

有幾種飯不能吃。一種叫「方口飯」。專門是攀緣官府,攀緣大戶人家。

第二種叫「仰口食」。這是指懂得天文地理的一些人,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

第三種叫「下口食」。「下口食」是指挖地、種地會傷害眾生,叫「下口食」。這個法呢,一般地我們現在不要執著,這是阿羅漢修的小乘法,他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只保持自己的清淨心。那我們現在涉及到這方面的問題就用智慧來對待。你發這個心,提前給這些眾生燒香、唸佛、唸咒、打個招呼,在農作過程中燒香、唸佛、念往生咒或者做功德迴向,超度他們。

第四種叫「維口食」。就是看相算命、打卦、看風水、做陰陽先生這一類。這些人屬於洩露天機,都要受報。但是你如果利用這些種種的神通、神奇的學問幫助眾生髮心入佛門修行,這是行菩薩道。不能一概地把這些人排斥為歪門邪道,這不公正。你即使天天講經說法,天天念「阿彌陀佛」,你起心動念是為自己的名聞利養,你也是歪門邪道;你即使從事以上這種種不正的行業,你起心動念是為了護持如來家業、為了供養三寶、為了勸人學佛,你是行菩薩道。

還有「正精進」。精進有正、邪之別。佛在《楞嚴經》講了十種仙道,還講到一些其它的種種法門。他們那個勇猛精進啊,真是叫你歎為觀止!一輩子不吃不喝,一輩子在荒郊野外受苦,吃爛泥巴、吃石頭等等等等,或者喝西北風,最後也能成仙,也能得到些鬼王的福報。所以祖師大德對這些人感慨萬分吶!那佛門裡的「正精進」,小乘、中乘、大乘,學了以後起碼不墮三惡道。最大的精進就是明白「如來藏」,一了百了,叫「正精進」。

「正念」與「正思惟」、「正見」很相似。「正念」相似於「正見」。他當下就能把持自己的每一個念頭。「正思惟」呢,還要好好想一想,帶有拖泥帶水這種特徵。所以「正念」是表一個人的定力更加圓滿。

「正定」,時時住在如來大定之中,沒有不定的時候。

這八個正道是從八種不同的角度由淺到深,讓我們學會把握「身口意」這三業。

「黃金為繩」:黃金是表真實;「為繩」就是來約束,作為標準來檢驗。你看我們國家講的《八榮八恥》,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是「黃金為繩」,還有國家的種種法律法規等等。這與上面的「八正道」相對應。「以界其側」:我們很容易想起在大街上是不是畫著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