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菩提時,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六種震動,其國中間幽冥之處,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眾生,各得相見,鹹作是言:此中雲何忽生眾生,又其國界、諸天宮殿,乃至梵宮,六種震動;大光普照,遍滿世界,勝諸天光。
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中,梵天宮殿光明照曜,倍於常明。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宮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緣而現此相?是時諸梵天王,即各相詣,共議此事。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此是何因緣,宜各共求之。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而此大光明,遍照於十方。
十方:代表無量方。五百萬億:也是表無量,用什麼數目都不能表達。這就是我們真心之妙,顯現出一切的萬有。「萬」是表無量。「十方」表圓融。東、南、西、北這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四方,加上下,是十方。「六種震動」前面講了。我們每次講經說法是不是都是在「六種震動」啊?在震動的過程中破除我執、轉煩惱為菩提,就是這種震動。
其國中間幽冥之處,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眾生,各得相見,鹹作是言:此中雲何忽生眾生——這個好玩,透過佛力加持而顯現。比如我們這個空間聽經,同時天人在這裡開會,老虎獅子也在這兒玩耍。但是突然出現這些東西,大家都互相感到很奇怪。這個法妙不妙啊?這就是《楞嚴經》講「芥子包虛空」啊。
將來往生的極樂世界在哪裡啊?就在這裡,就在你耳朵裡,就在你指甲裡,明白嗎?無所不在啊!人道眾生執著長寬高的三維空間,而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是無量法界。我們只知道鼻子底下這一橫,可憐不可憐吶?透過研究佛法,要得到大解脫。十方三世無量萬法,只在當下一念,只在當處。
又其國界,諸天宮殿,乃至梵宮,六種震動,大光普照,遍滿世界,勝諸天光:這裡的「光」勝過天光。《觀無量壽經》講:阿彌陀佛的光芒勝過日月百千萬億倍。那這個「光」它有沒有光啊?有光就完了,把我們都燒成焦土。佛光沒有光,也沒有暗,就這麼殊勝。沒有辦法用語言來表達。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心裡是不是光啊?但是它有沒有什麼太陽光、燈光這個樣子啊?沒有。可它就是亮的,就是知道的,這就是智慧。陽曲縣那個老菩薩唸佛唸到九點多,眼前是明亮的。他那個時候有沒有光,有沒有暗吶?沒有光、沒有暗,他自性就是亮——不能講他是「光」,也不能講他是「暗」。當我們執著於太陽光的時候,這個光已經就是無明。
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中,梵天宮殿光明照曜,倍於常明。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宮殿光明,昔所未有:「倍於常明」這是方便說,是不可思議的光。以何因緣而現此相?是時諸梵天王,即各相詣,共議此事:「相詣」就是相互聚集在一起來探討。
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為諸梵眾而說偈言: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此是何因緣,宜各共求之。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而此大光明,遍照於十方:這段偈頌是講:佛成佛以後的自性光明與一切眾生相感應。那麼天人大眾屬於靈性比較高的眾生,感應力強大,所以聚集在一起來探討。「大德」:在印度語叫作「婆壇陀」,婆壇陀是大菩薩,可能是等覺菩薩之類。一般大菩薩出世到人間來,都有天象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