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章 法師品第十

那現在是不是就在佛土的菩薩啊?這是提起我們受持《法華經》的信心,明確弘法利生的責任。

能於此惡世,廣說無上法。應以天華香,及天寶衣服,天上妙寶聚,供養說法者:五濁惡世說法比盛世說法要艱難。一念心明白萬法就是「我」,這就是「廣說」。這是「一說一切說、一供一切供」。這是〈方便品〉所講:讚歎一句《法華經》,即為供養一切佛。何況你不僅僅是一念,你到處奔走呼號、講經說法、勸導修行、組織法會,更加就是「廣說無上法」呀!這個「無上法」是無上無下、無前後、左右、內外、空假,是這樣的「無上法」。

「應以」,作雙重觀照:一者,眾生應當真心供養受持《法華經》者;二者,作究竟意義觀照,這裡解釋為「應供」、道交感應。當我們一念觀照到萬法即是「我」的時候,萬法是不是就在「供養」我啊?所以道交感應。「天華、天寶衣服、天上妙寶聚」是代表無量的萬法。「天」是表心地感應。「華香、寶衣」這是代表無量的萬法。

吾滅後惡世,能持是經者,當合掌禮敬,如供養世尊。上饌眾甘美,及種種衣服,供養是佛子:「饌」是飲食,「上饌」是最好的食品。「眾甘美」,是除了最好的食品,還有各種各樣口味好的食品;同時要觀照為「第一義諦真」,表歡喜心、法喜心以及聽經聞法。這都是法供養。要把法供養與事供養圓融起來,不要錯用了心:既然是這樣,我就歡喜你就行了,什麼也不供養。對於沒有經濟能力供養的人,你生歡喜心,這種供養跟有金錢能力供養的人功德無二無別。

冀得須臾聞:是指你進行了種種的供養以後,希望聽聞哪怕一點點《法華經》。佛在這裡就是講以多事來求少得。

若於一劫中,常懷不善心,作色而罵佛:「作色」就板著面孔,窮兇極惡。不是嬉皮笑臉的:「哎呀,你這個佛怎麼回事啊?」一定是面相很兇。

其有讀誦持,是法華經者,須臾加惡言,其罪復過彼:一句罵,勝過無量罵之重罪。

有人求佛道,而於一劫中,合掌在我前,以無數偈贊。由是贊佛故,得無量功德:所以我們唸佛拜佛並不是沒有功德啊,但你這個功德是人天福報。你讚的是佛,不是讚的經。贊經是明理明義,贊真心本來面目;「贊佛」你是執著於相,但是也能得無量的大福報。唸佛拜佛一個大劫的福報大不大啊?大得很啊!

嘆美持經者,其福復過彼:你讚歎一個受持《法華經》的人,為什麼福報比「贊佛」的功德還要大啊?在某種意義上,你已經是在依法。佛在前面講:能夠聽你舍利弗講《法華經》,等於見到了我,也等於見到了你舍利弗,也等於見到了無量的菩薩和比丘。當一個人能把受持《法華經》的人看得比佛還重的時候,說明他已經明白了《法華經》的重要性,他已經在依法。

於八十億劫,以最妙色聲,及與香味觸,供養持經者。如是供養已,若得須臾聞,則應自欣慶,我今獲大利:「八十億劫」是幾千萬億億年啊!「若得須臾聞」,賺夠了!因為這一句《法華經》是盡虛空遍法界的財寶你全部到手了,你最起碼解除了生生世世對於死亡的恐懼,是不是得大利了?

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這段經文在第二十三品還有更詳細的說明。「諸經」,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經典,唯有《法華經》是王,唯有《法華經》能教你成佛。聽了這些話我們該作何感慨啊?許多人聽了《法華經》以後,說:師父啊!我回去早晚課本要不要念啊?《金剛經》要不要誦?《六祖壇經》要不要看?我說:當然要看吶!那《法華經》沒有時間看怎麼辦?你讀一句《法華經》,勝讀無量經功德無量倍!自己去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