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序 品 第一

序品第一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只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盤。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阿僧只,印度數目之一,據說是十的五十六次方,是個天文大數。在《法華經》裡經常用「阿僧只、那由他、阿閦婆」這些大數來說明一個很長、很多、很大的法。我們要知道佛的良苦用心。到底數量有多大?到底準不準?並不重要。我們隨文入觀,拓寬自己的心量,這是關鍵。這個很妙啊!心量擴大以後,你聽經聞法,很容易開智慧;同時會潛移默化,煩惱減少。

日月燈明:這是這尊佛的別號,下面的「如來、應供」……這是佛的通號,我們先來解釋這個別號。「日」,是表「智慧」,表「菩提」——日照萬法,破除黑暗,幫我們開智慧,也叫「般若德」,也叫「智德」;「月」,是表「涅盤」,表「斷德」——月亮圓滿、清涼、自在,表我們破除了熱惱,得到了解脫,證到了涅盤;「燈」,是表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恩德」。燈,不管白天黑夜,隨時可亮可滅,是表方便菩提,逗機觀教;「日、月、燈」本體都是智慧妙用,叫「明」。

下面這個如來十號,在《法華經》裡反反覆覆提了有十來次。它集中地概括了宇宙人生本來面目。《佛說萬佛名經》裡有一萬一千尊佛名;《現在賢劫千佛名經》有一千尊佛名,都是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由於地球人身材矮小,壽命短暫,所處的時間、空間極為侷限,決定了我們的心量非常狹隘。所以佛慈悲良苦用心,硬是用十種佛號概括了萬千種佛號的精華。我們今天在學這十種佛號的時候啊,我們要以感恩的心來理解佛的慈悲心、良苦用心。這十種佛號,我們無論把哪一種佛號真正搞明白,你都成就。

如來:「如來」就是「如是」。眾生都是如來,沒有哪一個不是「從如而來」,僅僅是因為煩惱習氣障礙了我們的智慧德能,使自在妙用不能現前。「如」就是「阿」,「來」就是「彌陀」,跟那「如是我聞」對應是一樣的道理。

這個茶杯是不是「如來」啊?就茶杯有形有相的本體而言,它是一個「來」,是「彌陀」,是「不空如來藏」。茶杯是個鐵皮,在《楞嚴經》講「一念堅固妄想,而有色法」。是不是由我們心變出來的?如果再細講,鐵是從泥巴里煉出來的,泥巴從哪裡來的?都是我們的心變出來的。我們兩個手一伸,打三分鐘的妄想,左手比右手長出了這麼多,是不是心變出來的?由此而知,整個色身都是心變出來的。那麼這個泥巴變出來之前,它在不在心裡啊?雖然在心裡,它有沒有形相啊?雖然沒有形相,它是不是就是泥巴呀?那就是「如」。這叫「如來」。所以「千佛一如,萬法一念」,叫「如來」。

應供:就是因果報應、因緣果報。我們不能像一般地泛泛而談:哦!「應供」,佛是法王,他應該得到一切眾生的供養。這裡「應供」,從佛到菩薩、到一切萬法,都是應自己對別人的供養而受其報。一切萬法相互之間都可以心電感應。我們的心念對樹木花草、泥巴瓦塊起什麼樣的心,那麼其它的萬法就得到什麼樣的供養,並同樣反饋給你。

在國外呢,有些心理學家對兩棵大樹來進行測試:每天對一棵樹拳打腳踢、吹鬍子瞪眼、辱罵;每天對另一棵大樹呢,微笑、撫摸、澆水。過一段時間以後透過儀器來測量,這棵樹只要走到跟前還沒有開口,沒有動手,就嚇得直抖;另一棵樹呢,走到它面前,是搖頭晃腦歡迎。所以這棵樹發抖,表示緊張恐怖,就是惡的感應;另一棵樹會搖頭晃腦,表示感恩歡喜,是善的感應。

要明白,即使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種很浮躁的心態感受不到,我們裡面的那個第七識都能感受到。兩個人見面的時候,有時候莫名其妙地就很意氣相投;有時莫名其妙地就互相反感,為什麼?就是裡面的真人。因為他們記得過去的事情。過去有善緣,便很投機;過去有矛盾的,已經在開始鬥了。這是講過去的因。那麼佛法裡,只講因不講緣是佛門內部的外道;透過緣——現在的這種假人假心它的妙用,我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用變數改變定數。如果我們以歡喜心對待一切的萬法,天人鬼畜、泥巴瓦塊都是我們的善緣、增上緣;如果我們以憎恨心、輕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