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快則當下成佛,慢則將來彌勒佛下世時,他也能得度。這是龍華三會的宗旨,凡是在釋迦牟尼佛佛法中,在三寶門中結過法緣有一念善根,彼時皆可得度。
第四個精進叫「發心精進」。兩種角度觀照:一種「發心」呢,我發心要勸大家行善積德,勸大家來聽經聞法,這種發心也有功德,你一念善心,十方三世永遠都記錄在案;第二種觀照,那就是明心見性,成就了我的菩提心,這種精進不可思議。
寶掌菩薩
「掌」是表力量,來教化眾生,成就眾生,否則不能稱為「寶」。你如果只是為了自己名聞利養,那叫邪惡。修行人發了菩提心,連生命都願意供養眾生。
藥王菩薩
「藥王」之所以稱為「王」,不能單純理解為他是最好的名醫。這個「藥王」不僅治眾生的身病,而且治眾生的心病。這位菩薩在因地修行發了兩個大願:第一個,在沒有佛法的時代,他一定以良醫來幫助眾生治療身苦。在有佛法的時代,他一定幫助眾生治療心病。首先證明《法華經》能教人當下成就,所以稱為「藥王」。
勇施菩薩
有些人解釋「勇施」,哦!這個人可捨得花錢了,成百成千成萬一出手,那叫花錢,我跟大家講,這不是「勇施菩薩」。勇不在於錢多錢少,而在於你的心,哪怕你用一分錢來供養三寶,你都可能是「勇施菩薩」。如何佈施供養啊?在佈施時,你沒有想這是我在供養;沒有想我供養了多少錢;也沒有想我供養給誰。一切都是自性流露,隨意而為,這叫「勇施菩薩」,這種勇施福慧雙修。而著相佈施也能得到很大人天福報,舍一而得萬,但是不能開智慧。
所以我們在供養三寶,幫助別人的同時,要觀照心,不著相。在佛法裡叫「三輪體空」——沒有所施之人、沒有受施之人、也沒有佈施的財物,達到這種心戒,叫「三輪體空」。若不明白「如來藏」,他沒有辦法做到。一切萬法都是一個人一個念,誰不是誰啊?所佈施的東西是不是也是自己啊!沒有哪一樣不是自己啊!
寶月菩薩 月光菩薩 滿月菩薩
我們都解釋為「月光菩薩」。「月光」:一表自在,二表清涼;但是最根本的表法,叫「月光三昧」——這個法在《妙音菩薩本事品》我們再解釋。
大力菩薩
「大」是指從本體而言,特指明心見性的人是「大力菩薩」。「大」就是我們的「法體」啊!也有些法師用十波羅蜜來解釋。所謂「十波羅蜜」就是「六度」:六度前五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加第六度「般若」。細說為五度——一個叫「慧度」,指大智慧;第二個是「方便度」,逗機觀教,對症下藥,帶有世間法的那種味道;第三叫作「力度」,表精進之義;第四叫「願度」,你不開口不動手,你有這個心,你就有力量;最後一個叫「智度」,也就是世智辯聰,會搞發明創造,會搞經商、務農等等……都是智慧。總之,就是把大法、小法、方便法統統能夠圓融、圓通起來。根據不同根機的眾生,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來逗機觀教,叫「大力菩薩」。
無量力菩薩
我們可以解釋為「大力菩薩」。
越三界菩薩
「越」帶有超越之義,超越是當下。超越三界而不離開三界,指菩薩願身再來,叫「越三界」;示現六道凡夫之相,而行佛、菩薩之道,叫「越三界菩薩」。
跋陀婆羅菩薩
譯作「賢守、賢護」。按照「四正勤法」而言:「已生善令長,未生善令生。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人有一滴之善,善加護持也能得救。
這個菩薩在因地修行曾經我執很重,貢高我慢,講口頭禪。《法華經·常不輕菩薩本事品》講到,常不輕菩薩針對「跋陀婆羅」這一群貢高我慢之人,專門行禮拜——你貢高我慢,我來修忍辱對治。「你們是佛,你們一定會作佛。」
彌勒菩薩
「彌勒」是姓,譯作「慈氏」;名「阿逸多」,譯作「無能勝」。「無能勝」是來源於慈悲,慈悲之人無敵於天下。彌勒菩薩姓氏的由來,有幾個方面的緣起:
第一,彌勒菩薩曾經在因地於一位阿逸多佛法中出家修行,而這個阿逸多佛弘法的特點就是以「慈悲」為特長。彌勒菩薩感到很受用,與自己的性格很投機。所以當下發心,我生生世世都要名「阿逸多」,以此加持自己慈悲心。
第二,在往昔弗沙佛時,彌勒菩薩與本師釋迦發菩提心,常修慈悲法門。對一切天人鬼畜,就是發慈悲心,生歡喜心。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