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豎的、熱血在沸騰,好像要爆炸一樣。你是得大法喜之相,你這個功德受用、福報受用不得了,今生來世不可思議。你不能聽了以後憂慮忡忡,甚至還傷心。這下完了,要成佛這麼難啊,家庭要看破、夫妻生活也要放下,這怎麼搞?你受用就小。只有權衡利弊,沒有兩全其美 。要不然誰不知道吃喝玩樂、去瀟灑瀟灑。所以真修人在這些方面,他念都起不來。看到也跟看不到一樣;那些東西都是陷人坑。從世間法裡都會把你變壞,好人也變壞了。許多家庭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破裂,許多家庭兒女為此遭難。現在我們中國人離婚率在逐步的上升,緊步美國人的後塵。這種社會的氣氛,非常糟糕。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談論男女事情是作為大逆不道的,是不是?現在人都司空見慣了,都無所謂了。所以我們的精神文明麻木到何種程度?講這個社會道德風尚問題,這是皮毛問題,你來世要受果報。男女慾望重的人,來世就是要下地獄的。一點點都不含糊,因為這個東西人心最容易亂了。在中陰期間,一看到白馬王子、花花小姐一來,走了,一走就下地獄。佛在《楞嚴經》講得很清楚。有這些毛病習氣的人,你要懂得感恩佛法,這是叫你懸崖勒馬。
「如世尊敕」敕:表達菩薩的意志,就是我們一定要執行世尊的命令;如理敕行「敕」就是命令。我們一定執行佛的命令 。
「當具奉行」當:就是不打折扣;具:就是具足;這裡是一個意思「當」就是「具」,「具」就是「當」。正當名分、不打折扣、依教奉行。我們果真發大心,當下就是這個念,從今以後沒有二話講。從此刻起,我時時刻刻想著怎樣來受持《法華經》、怎樣來弘揚《法華經》、怎樣來幫助組織法會、流通經典、勸導、引導修行人來成就。這是真的。所以師父當年明白這個道理以後,當下就發了三個願,想都沒想。第一個願就是從現在開始再大的官我都不要,都是身外之物。第二步,再多的錢我都不要。第三個再多的美女,再好看的美女都不要。這些東西沒有用,這是真的。對天盟誓,把我的整個身心來供養眾生成就如來家業。師父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就好像那個汽油啊,一點,嗡的一下,好像就跟爆炸一樣,就這麼感覺,哎呀,原來如此啊!因為我們本來就是那個東西,佛這麼一點當下就明白。沒有兩全其美,只有權衡利弊;又要今生享樂,又想來世的解脫,不可能的事,不可能就是不可能,叫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對明心見性的人,他可以帶業往生,在見道位他已經破除了我執。如果你,我執很重的時候,你先懷疑自己,你見道了沒有?見道是個很嚴肅的問題;一般真正見道之人,他能看破能放下。有些人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專一的整天在奔走呼號,搞社會調查、主持法會、勸導修行人、宣傳這個法,作為菩薩就應該是這樣。不這樣我們能不能對得起佛啊?從頭到尾都在做動員,都在勸導我們。
諸菩薩摩訶薩眾如是三反,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但願佛啊!你不要為這些事情顧慮啊;要保護你的身體啊。所以學生對老師就是這樣,要懂得體貼、關心老師。而不是有些人專門來給師父找煩惱,讓師父生氣,甚至強詞奪理、反唇相譏,沒有這樣的學生,沒有這樣的弟子的。弟子在師父面前就是跪下來,老老實實的,師父講的對也好,不對也好,\"師父我知道錯,我改正\"。我跟你們講,我就是這樣對待我師父的,你們下次可以問問你們師公。師父在會議上不管講到什麼事情,我先想想我有沒有?我有的話,一下課我就跪在師父面前懺悔,師父說:\"唉呀,與你沒有關係\"。我說:\"不,師父,我有這個事情,非常謝謝師父的教導\"。我們有些人也是的,師父講什麼話,是不是講的我?講的我,一下課就來找師父了,說\"你是不是又在講我?是不是誰又在你面前告我的黑狀\"?還有這樣的弟子,還跟師父來論是非。\"是誰講的?你給我叫出來\",這也叫修行人嗎?我們要想成就,首先要恭敬師父;師父講的話不管有理沒有理,他總有理;師父就是常有理,你能不能忍?一個敢跟師父鬥嘴的人,在外面跟任何人都處不好關係,會自己路給走斷了、走絕了;這是師父下的結論 。還有這個道理呢,講出世間法,有什麼有理沒有理啊?只看當下你有沒有忍辱的這個心,有時候就是明明沒有理,師父也是在成就你,明白嗎?你哪有理好講啊?你沒有理好講。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管哪一個祖師大德都是這樣講的,弟子跟師父沒有理好講。我們有的人就是要找師父講理,你講什麼理呀?我理都不理你,沒有理好講,自己去好好想。你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