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受大苦惱 。多虧他受了菩薩戒,所以沒有走曲折的路。下面的內容都差不多,如果他還沒有受戒的話,不知道哪一輩子都遇不到常不輕菩薩。還有下面這些比丘。優婆塞是指在家眾。看來每一個時代都有四眾弟子。這個習氣,在家人、出家人,多少都能沾染。這都是當時那些貢高我慢,輕慢常不輕菩薩的人,受到大苦惱以後,他們在法華會上成就了。因為這麼長時間受了多少苦啊,太苦太苦了。我們可不要貢高我慢吶!你怎麼知道你輕慢的那個人他就不是菩薩,他就不是聖人?到我們這裡來的,我告訴你們沒有一個是凡夫。你們只要自己現在檢驗一下,這次師父講的《法華經》是怎麼回事?你只要有這一念心,你就不是凡夫。這是誰講的?這也是佛講的,佛在《無量壽經》講:聽到佛號、聽到鐘聲、聽到鼓聲,心裡有一種感慨的,你就不是凡夫。這是過去世中的習氣,讓你能在這裡安穩的坐下來聽法。何況聽這個大法,你那麼須臾聽,聽一會兒,功德都不得了。當下就不是凡夫,千真萬確啊。你要懂得珍惜啊!在前面〈隨喜功德品〉〈分別功德品〉講的很多,是不是?聽一會你就怎麼樣長怎麼樣短。所以我們要知道互相恭敬,不可以以下劣心來輕慢別人。出於公心、出於慈悲心,我告訴你們沒有關係,你還功德無量。後面的護法菩薩,把頭打得落花流水他都功德無量。但你必須是出於公心,所以有道無道自己知道。
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知道講過多少遍,我們要作何感慨?只有《法華經》才能叫我們成佛啊!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今品信毀:1.事本 2.時節人名 3.不輕之行】
過去有佛,號威音王,神智無量,將導一切。
「將」就是領導的意思。「將」就是「導」,「導」就是「將」。將軍,將軍,就是帶領軍隊,也可以叫導軍,帶領軍隊。
天人龍神,所共供養,是佛滅後,法欲盡時。
有一菩薩,名常不輕,時諸四眾,計著於法。
「計著」就是執著於法,就是自以為是,貢高我慢。
不輕菩薩,往到其所,而語之言,我不輕汝。
汝等行道,皆當作佛,諸人聞已,輕毀罵詈。
不輕菩薩,能忍受之。
一個是「輕」,一個是「不輕」在佛法裡叫對治法。諸佛菩薩出世教化人,都是對治法。師父在這裡批評這個、批評那個,是不是叫對治法呀?都是對治法。我不能讚歎你,讚歎你是把你往地獄裡送。不過還好,人家沒有用棍子打我,也沒有用石頭來扔我 ,說明比跋陀婆羅菩薩他們要好一些。這也是我前世修來的福報啊。
【信毀果報:1.信毀果報 2.結會古今 3.舉益勸持】
其罪畢已,臨命終時,得聞此經,六根清淨。
神通力故,増益壽命,復為諸人,廣說是經。
本來要死的人,又增加了二百萬億億歲的壽命。這是現報,增加了壽命。
諸著法眾,皆蒙菩薩,教化成就,令住佛道。
不輕命終,值無數佛,說是經故,得無量福。
漸具功德,疾成佛道,彼時不輕,則我身是。
時四部眾,著法之者,聞不輕言,汝當作佛。
以是因緣,值無數佛,此會菩薩,五百之眾。
人家給他們授記,他認為人家沒有資格給他授記。沒有資格,還是給他授記了。就是因為這個因緣,所以這些人又能在佛法中成就 。我們也學會這個訣竅是不是?你看到同修也好、看到人也好、貓啊、狗啊也好;你都跟他講,你將來也能成佛。你就給他授記了,明白嗎?將來都是你的弟子大眾。你去放生、搞了一把米一呼,啊,吃啊,將來你們都成佛,做我的學生,我們一起弘法。念念在道就是這樣。有一次我從樹林裡出來,老婆講:老倪你幹什麼?我說這個飯餿了,我把它倒掉了,你倒掉跑那麼遠幹什麼啊?她老是在琢磨這個事,後來知道了,怪不得我覺得我們家現在怎麼吃米吃的這麼多。我每天都要躲到樹林裡跟這些鳥,跟它們說說話,玩玩。在什麼場合就怎麼修行法。時時、事事、處處、念念在道。不要忘記了教化眾生,一定要明白。現在如果有更多的人這樣做的話,是不是也是我的功德啊?是我的功德,你們要不要學啊?學了是不是你的功德啊?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