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開始,我要為地球讀者講解一下中國文化經典《道德經》。
一直以來,這部書廣受世界各國文化人士的重視,也受到很多政治領袖的重視。
這也是一部奇書,單是開篇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讓無數學者爭辯不休。
這本書,內容非常豐富。不過,有些內容是容易理解的,不需要特別講解。那些難以理解的內容,我來講解。
我現在講解的《道德經》的版本和目前地球世界流行的版本有部分內容不一樣。
先解說這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在過去億萬年的靈魂之旅中,我曾經化身為廣袤大草原。
在那時,我的靈魂就是大草原。
我就是所有的鮮花、所有的青草、所有流過草原的河流、所有河流中逆流而上的鱗片閃閃的青魚。
而人類的語言,可以寫出草原的形狀,但是語言不是那個活的草原。活的草原,是活的“道”,是靈性和規律的結合體。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那麼,“名可名,非常名”又怎麼理解?
地球人仰望天空,太陽昇起,太陽落下,這不需要語言的表達。在地球人類的太古時期,當我200萬年前化身為古老的地球人,我們指著天上的賜給我們光明的大存在物,稱之為“日”,是天空的光明賜給我們每日的生活。
今天,地球人稱之為“太陽”,地球科學家告訴你們太陽是一顆物質恆星,散發光和熱。
就是這樣,人類為了認識自身和宇宙萬物,就必須要給萬物一個名稱。
而這個名稱,又是不確定的。
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說話環境下,我們稱呼同一個事物的名稱是不一樣的,含義也是不一樣的。
這是非常微妙的事實。
再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我身為億萬歲的古老神靈,我完全理解那些創造萬物的靈性大能們——在觀想造物的過程中的真實歷程。
在最初,觀想的起點是朦朦朧朧的,然後,在靈性之心中升起一個念頭,萬物由此逐漸成形。這就是“有名,萬物之母”。
這整段話,是造物的隱秘之途。
對人類的啟示是——創造性地工作意味著激情與理智合一。
意在先,行在後。
我繼續講解“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們前面說過,無和有,就是一念之差。
站在人類角度看宇宙萬物人生百態,如果你內心清淨沒有雜念,那麼你看到的萬事萬物是那麼奇妙地存在和變化。
如果你內心有任何想法,那麼你看到的萬事萬物都是或有益或有害。
你內心清靜,或是雜念叢生,這都是你的心,你的心在永恆變化。心靈的活動也是造物之因。
站在造物的角度,造物者之心的一念生起——便觀想出萬物。
站在我們人類的角度,人的心意構思出未來生活、新產品功能、廣告創意、有效管理新方法,而且是連綿不絕。
我想起地某人說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義也同樣重要。”
人心一念,有善惡。
當年我在4000年前的地球投胎,身為大禹,率眾治水。
當舜帝說:“禹,你也發表一下你的善言善策。”
我向舜帝彎腰下拜之後說:“啊,尊敬的舜帝,我有什麼好說的呢,我只是一個勁地思考每天要勤勉再勤勉地工作。”
我對舜帝說:“尊敬的舜帝,要謹慎地對待您所擁有的君主權力。把您的心意安放於止於至善的目標上。”
因為人類有了心念,有了心念的不同,人類看待的萬物就表現出差異,人類對世界的影響也有了差異。
《道德經》是這樣表達的: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的經歷告訴我:
有物質世界的地方,就有“聖人”誕生。
儘管不同物質宇宙的“聖人”的物質軀體不一樣,我之前也介紹過不同的物質宇宙的生靈的軀體是那麼的不同。
地球人是這個樣子,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