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繼續講解《道德經》。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當我,開始觀想創造一個數百億顆星球的宇宙——
或是,人類的一個農民準備造新房——
在最初的時候,是什麼都沒有的。
然後,產生了一個念頭。這個最初的“念頭”很重要。在最初的念想中,就要想好“最後的成品”是怎樣的。這是創造之道。而一項事物已經被創造出來,接下來,是維繫維護,想好如何避免動亂。
此可以理解,“種子”的關鍵作用,一粒種子之中包含了大樹、鮮花、灌木、莊稼或蔬菜。
對於人類來說,創造事業的心念和思考,建立婚姻的心念和思考,就是“種子”。
高大蒼翠的松柏,始於一顆小如沙粒的松籽。九層的巍峨高塔,從地基的第一塊石頭開始。終於決定出發的那一刻,決定了未來一萬里的旅程。
天道的法則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卻沒有提到“耕耘什麼”,也就是沒有提到“種子”。這並不是疏忽,而是暗示“種子”的微妙性、不可思議性、超越性。
種子中蘊含著奇妙的靈性。
種子,可以是松籽、胚胎、藍圖、心願。
如果忽視“種子”的決定性作用,任意作為,失敗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忽視“種子”,忽視“美滿的初心”,不但會必然失敗,而且如果執意堅持下去,只會離自己想要得到的真實幸福越來越遠。
人類中那些洞察人類命運的的人,被稱之為“聖人”,他們不會違背天道,不會堅持那些違反民意的事,因為民意即天意。
所以,“聖人”不會遭遇失敗,也不會失去自己的幸福。
不過呢,以我對人類的觀察和了解,人類的很多人有很好的“創意”,但,最後還是失敗了。
既然“種子”是對的,那最終失敗的原因又是什麼?
人類社會的所有事業的成功,所有幸福的獲得,所有財富的擁有,都需要一心一意的“堅持到底,直至達成目標”。
一個松籽,之所以能在貧瘠的土地上在烈日和嚴寒中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就是因為松籽內在具有的堅持到底的專一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如果人類能夠做到松籽的從一而終,就不會有任何因為暫時失敗而半途而廢的事。
所以,那些真正優秀的人類,那些超出芸芸眾生的人,他們願意走那些芸芸眾生不願意走的創新創造之路、自利利他之路,不圖任何人的便宜,不去追求那些稀奇的昂貴的奢侈品,不在乎虛榮的面子,認真學習芸芸眾生不願意學習的經典,信服善有善報的根本法則。
身為地球人,人類肉身之內的“中正之德”,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天地良心”。人類只要真誠地感悟自身的中正之德,自然而然踐行這個中正之德,就會自然取得成功,獲得幸福。
每個人內在都具有根本的“中正之德”。
我在熟悉的人身上,無數次看到“中正之德”的展現。這是我對所有人能夠生起根本信任之心的緣由。這也是我無怨無悔善意待人的緣由。
我繼續講解《道德經》: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4000年前,我身為大禹帝,我怎麼治理國家?
我告誡各級官員:要勤奮地做事,不要花言巧語逃避自己的職責,任何事情都是刻苦耐勞才做成的,任何人不要使用詭計騙取自己不應當得到的利益,要獲得利益只有死心眼的善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人能逃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根本法則。
我看過很多的歷史書,中國的,外國的,古代的,近現代的,這些歷史記載確實也印證了一個古今不變的事實:以真誠愛民的純樸之心治理國家,全體國民就會勤勞、儉樸、善良地互相合作,和睦相處,過上太平盛世的生活。
如果國家領導人,自以為聰明,玩弄陰謀詭計治理國家,國民就不會誠信做事待人。
中國的歷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