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顛簸了一個月多的時間後,質王一行總算趕到趙國都城邯都。
邯都在三國都城中不算最大的,但文化是最繁榮的。這裡有三國公認的文壇領袖馬傳書,也有三國中最大的長安書院。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華在的質王府就在邯鄲學院附近,雖然面積遠遠不及趙國其他王府,但身為人質,華在很是滿足了,甚至有點受寵若驚。這背後究竟有什麼陰謀?華在還是想不出頭緒。
第二天,有人來報,說是趙國丞相周文請質王前去丞相府有事商議。
“見過周丞相!”當華在走進丞相府議事廳,趕緊行禮。
“哈哈,質王客氣了。質王府還住得滿意?”周文只是點首示意,並未起身。
“很滿意!謝謝丞相的照拂!”
“質王從武岡城一路走來,聽說途中馬車受驚翻車了,現在沒什麼事了吧。”
“愧對大人的掛念。小傷,早就痊癒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質王這話說得真好!可聽人說質王的意思並不要號召武岡州百姓造趙國的反。那又是什麼意思呢?”
“朝廷滅亡,匹夫無責;民族滅亡,匹夫才有責任。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華在進一步解釋,“國家的興亡之事,保護國家不被侵略,都是帝王還有大臣應有的職責,與匹夫無關;而民族的興盛、消亡,才是每一個匹夫起來挽救的職責。”華在胸有成竹,早有對策。
周文一聽,暗暗吃驚:這還真不像狡辯。此子不簡單,一定要為我所用。
“這麼說來,無論是咱趙國還是華國或者夏國興也罷亡也罷,匹夫都無所謂,只有當我們這個民族興亡,匹夫才有責任?”
“正是此意!”
“那如果沒到民族興亡的時候,匹夫就沒有忠君愛國的責任?”
“有,也沒有。假如一個國家的君王真心愛民不擾民,視民如傷,則民視君王為父,那忠君報國就是民的責任;但假如一個國家的君王不愛民壓榨民,以民為土芥,則民視君王為糞土,又怎會忠君?只會盼望改朝換代迎新君。所以,匹夫忠君愛國的責任取決於一國之主,並不是匹夫天生就該擔有此責的。”
“大膽!糊塗!”趙文雖然心裡也有點認同,一下子也消化不了,但這思想畢竟太驚世駭俗了,“質王也是肉食者,難道你就沒有保衛華國的責任?”
“有,但不大。身為華國都梁王的一子,當然是有責任的。但丞相也知道,作為遠離政治的棄子,我是臨時代人受責。兩國交戰不因我起也不因我止,所以我的責任也不大。”
“這話倒也說得過去。也罷。質王在邯都有什麼打算嗎?”
“沒有,安安穩穩活下來就行。如果丞相有什麼差遣,全憑丞相做主,我聽從便是。”
“安安穩穩,好!安安穩穩活著好!質王就沒想過皇上為什麼許你為質王?”
“想過,剛才在路上還在想,但全無頭緒,只當趙皇仁慈我的福氣好!”
“皇上雄才大略,善待人質。你想的當然是對的。”周文有點得意,能寫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華在也想不通這就對了。
“質王平日裡喜歡詩文還是兵武?或者都喜歡?”
“不瞞丞相,文武都略懂一點。”
“治國之道,一文一武。質王文武雙全,志向不小哇?”
“丞相高看了!我現在的志向就是平平安安做好質王!”
“這樣就好!華國皇帝昏聵無能,你就安安心心做個趙國的質王吧!下個月長安書院會有一個論道大會,你可以參加。也可以發表你的意見,但違背為臣之道的不要說。你去吧!”
看著一步一步消失的華在背影,趙文問身邊的幕僚:“孫起興,你覺得此子如何?”
“回相爺,此子絕非池中物!”
“為何?”
“胸中有丘壑,腹內藏乾坤,眼裡無君父,心中有傲氣!要征服此人很難,極有可能成為我們將來的心腹重患。”
“那現在就把他殺掉?”
“暫時不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此子不會藏拙,自有磨他之人。”
“好,正合我意。在邯都多吹吹他,就用他多刺激刺激各位皇子,讓各路神仙都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