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本宮聽說,”太子看向楚王,“楚王彈劾本宮,說你手中,有裴衍貪腐銀兩去處的實證。說那些銀兩,在本宮這裡?”
&esp;&esp;太子的聲音很溫和。
&esp;&esp;但是這溫和中,蓄積著當權者的傲慢和鎮定。
&esp;&esp;朝臣們再次緊張起來。
&esp;&esp;來了來了!他們要當堂對質了!
&esp;&esp;……
&esp;&esp;注:臨汝,就是現在的河南汝州。汝瓷始燒於唐中期,盛名於北宋。因為這本書以唐朝為背景,所以正好把汝瓷寫進去,也算是我為家鄉的文化宣傳盡一點力哈。
&esp;&esp; 不做好人
&esp;&esp;一片緋紅官服的朝臣中,太子身著尊貴的黃色禮服,楚王卻穿著玄青圓領袍。那飽含著紅和青,濃郁得近似於墨硯的顏色,讓他像一面純澈的玉璧,立在堂下。
&esp;&esp;太子傲慢鎮定,楚王則從容不迫。
&esp;&esp;“本王的證據有三,”李策道,“其一,是晉王府乃至東宮,日常的花銷賬目,與俸祿差額巨大。”
&esp;&esp;李璋嗤之以鼻:“本宮的開銷,你竟也知道嗎?”
&esp;&esp;李策淡然一笑:“太子您府上養著門客上百,護衛上千,晉王府建好後,您還加蓋樓宇,甚至推倒主殿重建,這些都需要銀兩。”
&esp;&esp;趙王李璟一直站在李策身後。
&esp;&esp;他既關切又忐忑,聽李策說起門客,想要點頭。聽他說起護衛,頓時想起自己府上還用著太子的護衛,又心虛地搓手。
&esp;&esp;“即便如此,”太子板著臉道,“你也不能把本宮,同裴衍貪下的銀兩,扯上關係。”
&esp;&esp;“所以,”李策道,“我需要大理寺批准,搜東宮,查賬冊。東宮賬冊,便是第二個證據。”
&esp;&esp;一語驚起千層浪。
&esp;&esp;朝臣震驚低語,李璋猛然轉頭,憤怒中透著難以置信。
&esp;&esp;“搜東宮?楚王是想謀反嗎?”
&esp;&esp;朝臣也附和道:“東宮可搜不得,那是皇家的體面啊。”
&esp;&esp;“對對,不能搜,不能搜啊。
&esp;&esp;“楚王殿下無需搜宮,”一個人在門外高聲說話,聲音清澈悅耳,夾雜著少年人的倔強,道,“東宮的賬冊,在這裡。”
&esp;&esp;朝臣再次向兩邊散開。
&esp;&esp;楚王說搜東宮,東宮的賬冊就到了?
&esp;&esp;今日不要命的人,還真是很多。
&esp;&esp;早有兵部官員聽到那人的聲音,交頭接耳問:“怎麼……像是林鏡呢?”
&esp;&esp;旁邊的人疑惑:“怎麼可能?林鏡不是被楚王妃趕走,跟著六皇子了嗎?”
&esp;&esp;六皇子李璨神色慘白,向堂外看去。
&esp;&esp;的確是他。
&esp;&esp;他還穿著城門外那件衣服,手中抱著一沓厚厚的賬冊,穿過朝臣,穿過或質疑或關切的目光,眼神堅定神色堅毅,邁步走進來。
&esp;&esp;官員這次讓開的路更寬,似乎唯恐同林鏡扯上關係。
&esp;&esp;“卑職去了一趟東宮,”林鏡道,“把賬冊偷出來了。”
&esp;&esp;偷出來了?
&esp;&esp;朝臣瞠目結舌。
&esp;&esp;東宮遭竊,比起被搜宮,好像也沒有體面很多。
&esp;&esp;“林鏡!”堂上的崔玉路道,“你可知官員盜竊,如何判罰嗎?”
&esp;&esp;崔玉路覺得自己有些受不住了。才被帝師大人折騰了一遍,又來了個林鏡。真是神仙難伺候,小鬼也難纏。
&esp;&esp;林鏡抬頭,道:“削去官職,廷杖二十。”
&esp;&esp;崔玉路再問:“你可知以盜竊之物為證,如何採用嗎?”
&es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