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八章 關羽的能和義

在古代戰場上,冷兵器時代,軍隊的將領往往人高馬大,而且武藝精通,被稱之為萬人敵,有震懾三軍的作用。孫臏打仗雖然非常厲害,是兵家代表人物,可是由於膝蓋被挖,成了身體上的殘疾,所以就不能擔任出征的主帥。於是在管理上起到了參謀職權的作用,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發揮指導性的作用。“擒龐涓”就是他人生的代表作。

如果不是與孫臏相似的原因和具備與孫臏相似的指揮才能,一般不會進入軍隊的決策層。所以身為主帥,身體強健是冷兵器戰場上必備的條件。如果身體素質好,像項羽那樣就不得了!

除了身體素質,氣質和忠誠也是不可或缺的。軍人氣質好,像李雲龍那樣能擔當能拍板,有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是非常了不起的。項羽能力拔山兮,他就是一名有氣質的軍人。忠誠是軍人的本質,沒人喜歡奸賊的。看看三國時期的鐘會,手握重兵,年紀輕輕,才華橫溢,可就是對國家和社會的穩定不忠誠,為一己之私想割據一方,犯中央作亂,結果得到殞命的下場。

領導的才能,需要知人善任,察納雅言,具備用人的方略就是很優秀的領導了。所以相對而言,一軍的統帥是需要武藝精通和優秀的氣質以及對國家的忠誠,這是必須的。優秀的將領無不如此。至於才能,是人就有長短的。但是歷史、今天都太過於看重領導一人的才能,所謂“領頭的獅子帶領一群羊,那麼後面的羊群也都個個燙了發的獅子”,其實大鏐!可曾想,什麼樣的制度能確保領導一直優秀呢?這就有很大的侷限,不可靠。

因此,用人才的觀點來看,關羽實在是一名普通的領導,儘管個人驍勇善戰,但是團隊的破綻也很明顯。中國古代歷史上優秀的領導並不多,魏文侯、秦始皇、漢武帝……他們的舉措和行為都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關羽雖正,但也是一個封建官僚體制下用來鎮壓勞動人民和維護封建等級秩序的一介權貴。但需要為關羽辯解,這不是關羽個人意志能夠為時代校正的。社會的大背景決定了他不得不扮演封建制度下一介將領的角色。

關羽,字雲長,解良人也,普通布衣人家。生活的年代正值十常侍及其黨羽為禍鄉里,這樣的背景下,關羽殺了人,亡命天涯。我不認為關羽是今天司法意義上的殺人犯,因為關羽是好人。他遇上了劉備,也遇見了張飛,三人義氣相投,人生價值觀互相欽佩,因此兄弟三人,桃園結義,其義斷金。

說到關羽的義,就是平民化的一種道德追求。與古時候的“大義滅親”的義略有不同,即“忠義”;前者是個人意氣要服從於國家君主,而曹操的“道義”又不同,主要是維護國家民族的統一和利用事理的自然規律;而關羽的忠義包含了字面上兩個意思,即“忠誠”和“報恩”。

其實曹操的事業更符合民族大義,但關羽的品格展現更能為群眾接受。所以劉關張更能讓老百姓有親和力。曹操被翻案之後,其實大眾的心裡更願意接受劉備、關羽、張飛的情懷,關羽這個人物無論是黑白兩道都是非常尊敬他的。

說到背信棄義,武有呂布,文有王朗等輩。

先看呂布,這就是個誰有權勢他就效忠於誰的人,而且會把原來的老闆殺了作為進身之階。關係好的時候能管你叫“義父”,關係一旦反目,能輕而易舉把你的人頭獻給死對頭。

丁原反對董卓,恃呂布之勇。董卓無法,佔不到便宜。李肅對董卓說道:“我知道呂布這個人,這人見利忘義。您只需要把自己的寶馬赤兔馬送給呂布,並且給他加官進爵,不怕他不動心。”一句話,就給呂布做了個介紹。

呂布果然殺了丁原,投奔董卓。在這之前,呂布管丁原叫“義父”;投了董卓,呂布也拜董卓為義父。豺與狼可謂也“意氣相投”,應該是臭味相投。虎牢關大戰,三英戰呂布,驍勇無敵的呂布力敵三英、力敵三義,呂布的營養全部用來增加肌肉了。他武藝絕倫,《三國志》記載“飛將”,可惜不做道德修為。他戰場上能一展身手,輿論上卻落下了“助紂為虐”的惡名。

董卓退守長安,王允巧施美人計,讓呂布和董卓這對“子”與“父”或者說豺和狼頃刻之間反目。最後,呂布毫不留情的殺了董卓。董卓死後,雍州軍閥解體,分散成了幾路小軍閥。結果人家不怕他,心裡藐視呂布這種人。不停的騷擾,不停的擂鼓,你進我退,你退我又進。呂布無法,長安都城裡面一片狼藉,他逃出長安城,投奔別處去了。

到袁紹手下當差,大破張燕於常山。可為人又驕矜,結果袁紹手下容不下他,獨自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