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救命之恩,也為自己的疏忽贖罪。
在梁山的歲月裡,蕭讓憑藉自己的才華,成為梁山不可或缺的一員,為梁山的發展立下赫赫戰功。
三打祝家莊時,吳用定下里應外合之計,派孫立潛入祝家莊臥底。為確保孫立能夠順利取得祝家莊的信任,蕭讓肩負起製作偽文書的重任。他花費大量時間,深入研究祝家莊與外界往來文書的格式、措辭、印章特點以及相關人員的筆跡習慣。為了使偽文書更加逼真,他甚至親自前往祝家莊附近,暗中觀察祝家莊的日常運作和文書往來流程。
經過精心籌備,蕭讓開始製作偽文書。他選用與祝家莊常用紙張質地相同的紙張,以特殊方法處理,使其看起來有歲月的痕跡。在書寫文字時,他模仿相關人員的筆跡,不僅字型相似,連書寫的力度、節奏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印章的製作更是費盡心思,他多次嘗試不同的雕刻手法和印泥調配,力求與祝家莊的真印章毫無差別。
完成的偽文書,無論是紙張的陳舊程度、筆墨的暈染效果,還是文字的書寫風格和印章的紋理細節,都與真品毫無破綻。
孫立憑藉這些偽文書,成功打入祝家莊內部,為梁山攻打祝家莊提供了詳實的情報和關鍵的內應支援。
祝家莊被攻破後,蕭讓又喬裝成知府,帶著精心準備的假公文,前往勸降李應、杜興。他身著知府官服,頭戴烏紗帽,舉止間盡顯儒雅威嚴。
面對李應、杜興,蕭讓言辭懇切,曉以利害。他詳細闡述了梁山的實力和替天行道的宗旨,巧妙地運用假公文,讓二人誤以為歸順梁山是順應大勢之舉,且梁山定能為他們提供施展抱負的機會。
李應、杜興見事已至此,加之被蕭讓的言辭和風度所打動,最終決定上山入夥,進一步壯大了梁山的勢力。
梁山好漢齊聚忠義堂,舉行盛大的大聚義儀式。儀式前,蕭讓負責抄錄天書。那一日,忠義堂內莊嚴肅穆,香菸繚繞,一百零八好漢齊聚一堂,氣氛凝重而熱烈。
蕭讓身著素色長袍,神色莊重,在案前鋪好宣紙,研好墨汁。他提起筆,以虔誠而專注的心境,將天書內容一筆一劃地抄錄下來。
他的書法在此時達到了一種極致的境界,筆鋒所至,似有神助,每一個字都彷彿蘊含著梁山好漢們的豪情壯志和忠義之心。抄錄完畢,天書所記他的星號為地文星,在梁山上排名四十六位,職務是行文走檄調兵遣將。
此後,蕭讓便全身心投入到這份工作中,梁山的往來書信、軍令傳達、情報傳遞等事務,在他的精心處理下,皆有條不紊地進行。
他總能根據不同的物件和情境,巧妙地撰寫文書,準確傳達梁山頭領們的意圖。對於梁山內部的兄弟,他的文書充滿關懷與鼓勵;對於敵方,他的文書則剛柔並濟,盡顯梁山的威嚴與智慧。他還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文書傳遞系統,確保資訊能夠及時、準確地送達目的地,為梁山的軍事行動和日常管理提供了堅實的支援。
梁山三敗高太尉後,高俅為求自保,假意答應為梁山招安出力。宋江一心渴望朝廷招安,為兄弟們謀個光明前程,便派蕭讓、樂和陪同高俅面見聖上。
吳用深知高俅為人奸詐狡猾,反覆無常,提醒宋江務必小心提防,但宋江求招安心切,並未將吳用的警告完全放在心上。
蕭讓和樂和隨高俅來到京城後,高俅果然背信棄義,將二人軟禁起來,企圖以此要挾梁山,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蕭讓和樂和身處困境,卻並未慌亂。他們暗中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逃脫的機會,同時也在思考如何向梁山傳遞訊息。
梁山眾人得知訊息後,心急如焚。戴宗再次挺身而出,憑藉著自己的高超輕功和機智勇敢,喬裝打扮後潛入京城。他歷經千難萬險,終於摸清了蕭讓和樂和的囚禁地點。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戴宗趁守衛換崗的間隙,施展絕技,如鬼魅般潛入囚禁之地。
他巧妙地避開巡邏計程車兵,找到蕭讓和樂和。三人會合後,小心翼翼地突破重重防線,成功逃離。蕭讓對戴宗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同時也對高俅的背信棄義痛恨不已。
回到梁山後,蕭讓更加堅定了與兄弟們共抗朝廷奸佞的決心,他深知,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在這亂世中求得生存與正義。
梁山受招安後,奉旨征討遼國。遼軍兵強馬壯,其騎兵擅長騎射,來去如風,給梁山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雙方在戰場上對峙多日,戰事膠著,勝負難分。
後來,遼國政權為求自保,透過賄賂蔡京、童貫等朝廷奸臣,向宋朝投降。徵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