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章 聖手書生–蕭讓

蕭讓,生得劍眉星目,面如冠玉,身形修長且氣質儒雅。自齠齔之年起,他便對書法痴迷不已,家中書房四壁皆掛滿他的習作。

每日晨曦初照,他便在窗前研墨揮毫,直至夜幕深沉,燭火搖曳,仍沉浸於筆鋒遊走間的乾坤。憑藉著過人的天賦與十年如一日的勤勉,他不僅精通篆、隸、楷、行、草諸般字型,更練就了一手模仿各家筆跡的絕技,可達到形神兼備、以假亂真的境界,故而獲“聖手書生”之美譽。

於泰安城內,他開設的書坊門庭若市。無論是達官顯貴為顯門第之尊,求他題匾撰聯;還是尋常百姓為表心意,邀他書寫家書,蕭讓皆來者不拒,且每一次創作都傾盡心力。

一日,城中富紳為新落成的宅邸大張旗鼓地舉辦慶典,並特邀蕭讓為其題匾。富紳指明要以歐陽詢筆鋒書寫“瑞氣盈門”四字,以求宅邸能沾染上歐體書法的峻秀之氣。

蕭讓應邀而至,只見他在備好的長案前,先淨手潔面,而後焚香靜心。待心神完全沉浸於書法之境,他緩緩提起精心挑選的狼毫,飽蘸濃郁墨汁。筆鋒落下,似有千鈞之力,卻又靈動飄逸,起承轉合間盡顯歐陽詢書法的險峻剛勁與嚴謹法度。

隨著墨汁在匾額上暈染開來,四個大字仿若活物般躍然眼前,引得圍觀眾人齊聲喝彩,彷彿歐陽詢重生再現。富紳更是喜形於色,對蕭讓的書法讚不絕口,當場贈予豐厚酬金,以表對其技藝的高度讚賞。

彼時,江湖中關於水泊梁山的傳聞如野火般蔓延。聽聞梁山之上,一百零八好漢齊聚,高舉“替天行道”大旗,劫富濟貧,除暴安良,專為天下受苦百姓出頭。

這些傳說在蕭讓心中激起層層漣漪,他雖身處市井,卻心懷俠義,對梁山好漢的義舉不禁心生嚮往與欽佩。儘管未曾親赴梁山,但梁山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在他心中勾勒出一幅正義與豪情交織的畫卷。

命運的轉折突如其來,如同一記重錘,打破了蕭讓平靜的生活。宋江在江州無端遭黃文炳、蔡得章二人構陷,身陷囹圄,性命危在旦夕,即將被處以極刑。

梁山好漢們得知此訊息後,心急如焚,立刻設法截獲了送往蔡京的求救書信。足智多謀的吳用,經深思熟慮後,心生一計:偽造蔡京回信,將宋江押往東京,以便梁山在途中設伏營救。而擅長模仿字跡的蕭讓,成為此計成敗的關鍵人物。

吳用深知此事幹系重大,非可靠之人不可擔此重任,思索再三,決定派戴宗前往泰安州邀請蕭讓。

戴宗領命後,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終至泰安州尋得蕭讓。他將宋江的悲慘遭遇以及梁山的營救計劃和盤托出,言辭懇切,聲淚俱下,詳述宋江的忠義仁厚,以及梁山兄弟為救宋江不惜赴湯蹈火的堅定決心。

蕭讓聽聞後,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他深知偽造書信乃彌天大罪,一旦敗露,不僅自己將身首異處,還可能牽連家人,累及無辜。

然而,戴宗的描述讓他彷彿看到了宋江在獄中飽受折磨的慘狀,以及梁山兄弟間生死與共的深厚情誼。心中的俠義之火被熊熊點燃,加之對梁山好漢的敬仰之情如潮水般湧動,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蕭讓最終決定跟隨戴宗上梁山,為營救宋江貢獻自己的力量。

登上梁山後,蕭讓與金大堅即刻投身於緊張的書信偽造工作。他們尋來蔡京的大量書信真跡,日夜鑽研其書法風格、行文習慣、筆墨特點以及印章樣式。

蕭讓反覆臨摹蔡京的字跡,每一筆每一劃都力求與原作絲毫不差,常常練至手腕痠痛,仍不停歇。

金大堅則專注於雕琢印章,從選材到刻制,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力求達到以假亂真的極致效果。

經過數日廢寢忘食的努力,偽造的書信終於大功告成。那書信上的字跡,無論是筆畫的粗細、轉折的角度,還是墨色的濃淡、韻味的流轉,都與蔡京的真跡別無二致;印章更是栩栩如生,彷彿出自蔡京本人之手。

然而,黃文炳心思之縝密超乎眾人想象,他在仔細端詳書信後,還是看出了些許破綻。

宋江因此陷入更加危急的境地,性命懸於一線。幸虧梁山好漢們及時發動劫法場行動,他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入刑場,以無畏的勇氣和高超的武藝,與官兵展開殊死搏鬥。在刀光劍影中,梁山好漢們不顧生死,終於成功將宋江救出。

蕭讓目睹梁山兄弟為救宋江不惜犧牲一切的壯烈場景,心中滿是愧疚與感動。他深知,自己險些因疏忽釀成大禍,愧疚之情如巨石般壓在心頭。從此,他下定決心正式入夥梁山,與兄弟們同生共死,以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