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敵方頓時陣腳大亂,在兩面夾擊之下,很快便被擊敗。
成功劫下財物後,蔣敬與兄弟們將這些不義之財分發給附近的貧苦百姓。百姓們手捧著財物,眼中滿是感激的淚水,紛紛跪地叩謝:“多謝各位好漢!你們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吶!”
蔣敬趕忙扶起百姓,微笑著說道:“鄉親們,這都是你們應得的。那惡霸欺壓你們太久,我們只是拿回屬於你們的東西。大家以後好好生活,莫要再怕那些惡人!”
百姓們紛紛點頭,對黃門山的好漢們感恩戴德,稱讚他們的義舉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這黑暗的世道。
時光如水,悄然流逝。宋江的大名如雷貫耳,他的俠義之舉和替天行道的理念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英雄。當宋江帶領著梁山眾人路過黃門山時,蔣敬等人有幸與他相見。
宋江目光如炬,看著蔣敬等人,誠摯地說道:“諸位兄弟,我宋江雖不才,但一心只為替天行道,讓天下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如今這世道,奸臣當道,百姓受苦,我們梁山兄弟願與天下豪傑攜手,共抗這不公的世道。不知諸位兄弟可願與我等一同前行?”
蔣敬聽聞,心中湧起一股熱血,當即抱拳說道:“久聞宋大哥大名,您的俠義之舉令我等欽佩不已。我等在這黃門山,雖也做些劫富濟貧之事,但力量微薄。若能跟隨宋大哥,定能成就一番更大的事業,為百姓謀更多福祉。我等願追隨宋大哥,萬死不辭!”
歐鵬、陶宗旺、馬麟等人也紛紛響應:“我等願追隨!”
宋江大喜,說道:“好!從今往後,我們便是一家人,一同為了替天行道的大業努力!”於是,蔣敬等人毫不猶豫地決定追隨宋江,投奔梁山。
初到梁山,宋江深知蔣敬的才能,便將掌管錢糧的重任託付於他。蔣敬深感責任重大,從此全身心地投入到梁山的後勤保障工作中。
梁山人多勢眾,每日的糧草消耗猶如一個巨大的黑洞,難以填滿。為了確保糧草的穩定供應,蔣敬不辭辛勞,親自走訪周邊的城鎮鄉村。
每到一處,他都與當地的糧商耐心交談:“掌櫃的,我們梁山兄弟皆是為了替天行道,保護百姓。如今梁山人多,糧草需求大,還望掌櫃能以公道價格供應糧草。日後若有需要梁山幫忙之處,我等必定義不容辭。”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誠信,蔣敬成功與各地糧商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談下了許多優惠的採購條件。
在運輸過程中,蔣敬更是精心規劃路線。他常常對著地圖,仔細琢磨:“從這裡走,雖路途稍遠,但較為安全,可避免遭遇山賊劫道。”同時,他還會根據天氣變化,及時調整運輸計劃。
有一次,原本計劃的運輸路線因暴雨導致道路泥濘難行,蔣敬得知後,迅速重新規劃路線,帶領兄弟們繞過泥濘路段,成功將糧草按時運到梁山,保證了梁山眾人的日常所需。
梁山受招安後,蔣敬隨宋江南征北戰,參與了討伐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一系列艱苦卓絕的戰事。在這些殘酷的戰爭中,糧草排程成為了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而蔣敬就如同梁山軍隊的“糧草指南針”,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征討遼國時,北方的氣候條件極為惡劣,寒風凜冽,冰雪漫天,糧草的儲存和運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
蔣敬深入瞭解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後,與負責糧草的兄弟們商議:“此地寒冷,糧草易受潮變質。我們需選擇地勢較高、乾燥通風之處搭建糧草倉庫,且要安排專人日夜看守,定時檢查糧草情況。”
在運輸方面,他根據路途的遠近和路況,合理調配車輛和人力:“這段路積雪深厚,車輛行進困難,需多派些人手推車,確保糧草及時供應到前線。”
在與田虎的戰鬥中,敵軍狡猾地切斷了梁山軍的一條重要糧草補給線。蔣敬得知後,迅速趕到前線,與將領們商討對策。他看著地圖,眉頭緊皺,思索片刻後說道:“敵軍切斷此路,意在困我。但據我所知,附近有條隱秘小路,雖難行,但可繞過敵軍封鎖。我們可派一支精銳部隊,喬裝打扮,護送糧草從此路透過。”將領們聽後,紛紛點頭贊同。
蔣敬親自帶領這支隊伍,小心翼翼地沿著小路前行。一路上,他們小心翼翼,避開敵軍的巡邏。最終,成功將糧草送到了前線,解了梁山軍的燃眉之急。
討伐王慶時,戰爭陷入了膠著狀態,雙方都在消耗大量的糧草和物資。蔣敬深知此時糧草的重要性,他一方面加強了糧草的管理和保護,對負責糧草的兄弟們嚴肅說道:“如今戰事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