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3章 年 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貌

1893年,光緒十九年,當時的中國依舊處在內外交困的艱難局勢之中。西方列強憑藉著不平等條約所賦予的特權,持續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大量洋貨源源不斷地湧入國內市場,從日常的生活用品到各類工業製品,幾乎充斥著各個角落,本土的傳統工商業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衝擊,眾多手工作坊紛紛倒閉,從業者們陷入失業的困境,農業經濟也因頻繁的天災以及外國農產品的傾銷而變得萎靡不振。然而,在洋務運動的持續影響下,一些新的變化也在悄然發生,近代工商業開始在部分地區艱難紮根,一些有識之士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發展路徑,鐵路、電報等新興事物也逐漸出現,給社會經濟帶來了不一樣的面貌,儘管這星星點點的新貌在整體衰敗的大環境下顯得頗為脆弱,但也讓人們看到了一絲改變與發展的希望之光。

《光緒朝社會經濟新貌紀要》記載:“十九年,國中社會經濟漸呈新貌,於沿海諸地,工商漸興,有設廠造器者,有營電報通訊息者,有築鐵路便交通者,雖規模尚小,且多遇阻礙,然已啟變革之端,為經濟之發展添新象也。”從這段文獻資料中可看出,這一年在沿海的一些地方,工商業慢慢有了興起的勢頭,有的開辦工廠製造器械,有的經營電報業務來傳遞資訊,還有的修築鐵路以便交通更加便利。雖然這些新生事物的規模都還不大,而且在發展過程中遭遇了諸多的阻礙,可它們已然開啟了變革的端倪,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氣象。

阿才,是個性格樂觀且充滿幹勁的年輕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總是能看到好的一面,並且堅信只要努力去做,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題。他為人熱情,臉上時常掛著笑容,讓人感覺格外親切,身邊的人只要跟他相處一會兒,就會被他的積極態度所感染。阿才原本在鄉下跟著父母種地,可連年的災荒讓地裡的收成越來越少,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看著周圍不少年輕人都去城裡謀生計了,阿才也心動了,他想著自己不能就這麼守著幾畝薄田過苦日子,得出去闖闖,說不定能闖出一番新天地來呢。

於是,阿才告別了父母,來到了上海這座繁華的大都市。剛到上海,阿才就被眼前那熱鬧非凡的景象給驚呆了,街道上車水馬龍,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街邊店鋪琳琅滿目,各種新奇的玩意兒讓他目不暇接。阿才在城裡四處打聽,想找個能餬口的活兒幹,正巧聽說一家剛開辦不久的繅絲廠在招工,他想著自己雖然沒什麼特別的手藝,但從小幹活兒手腳麻利,身體也壯實,就跑去應聘了。

那繅絲廠的管事見阿才看著挺精神,又透著一股樸實勁兒,便留下了他,把他安排到了繅絲車間,跟著老師傅們學習繅絲的手藝。阿才一進車間,就被那一臺臺繅絲機器給吸引住了,看著那些蠶繭在機器的運作下,很快就變成了一縷縷潔白的蠶絲,他覺得特別神奇,心裡對這份工作充滿了期待。

剛開始學習繅絲的時候,阿才可沒少遇到困難。這繅絲看似簡單,其實很講究技巧,要控制好水溫、繅絲的速度以及蠶絲的粗細等,稍有不慎,繅出來的絲質量就不過關。阿才一開始總是掌握不好這些要點,不是把絲弄斷了,就是繅出來的絲粗細不均勻,為此沒少挨老師傅的批評。可阿才並沒有灰心喪氣,他知道自己沒什麼經驗,得多學多練才行。於是,他每天比別人來得都早,走得都晚,一有空閒時間就纏著老師傅們請教問題,還自己在一旁反覆練習操作機器。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阿才終於掌握了繅絲的技巧,繅出來的絲質量越來越好,產量也越來越高了。管事的看到阿才的進步,對他很是讚賞,還把他的工錢給漲了一些,這讓阿才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幹活兒也更有勁兒了。

隨著在繅絲廠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阿才也漸漸發現了廠裡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廠裡的原料供應有時候不太穩定,蠶繭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這就導致了繅絲的質量和產量都會受到影響。還有,車間裡的衛生條件不太好,長時間在那種潮溼又悶熱的環境裡工作,不少工人都生病了,這也影響了大家的工作效率。阿才覺得這些問題要是不解決,廠裡的發展肯定會受到限制,於是他鼓起勇氣,把自己發現的這些問題跟管事的反映了一下,並且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

阿才對管事說:“管事大人,我覺得咱廠現在原料供應這塊得好好抓一抓呀,要是能找幾個固定的、靠譜的蠶繭供應商,保證蠶繭的質量,那咱們繅絲的質量和產量肯定能更上一層樓。還有啊,車間裡這衛生條件也得改善改善了,太潮太悶了,工人們老生病,幹活兒都沒力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