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整個中國依舊沉浸在《辛丑條約》簽訂後的陰霾之中,國家主權被列強肆意踐踏,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西方列強憑藉著不平等條約,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瘋狂掠奪資源,傾銷商品,傳統的民族工商業遭受著滅頂之災,大量手工作坊倒閉,工人失業。而在思想文化領域,新思潮正如同暗流湧動,不少有識之士渴望透過變革來喚醒民眾,拯救這個搖搖欲墜的國家,可清政府卻在守舊與革新之間搖擺不定,一方面懼怕洋人的壓力,一方面又擔心民眾力量崛起後難以掌控,國內的局勢顯得格外複雜且壓抑。
《光緒朝蘇報案始末紀要》記載:“癸卯年,蘇報案起,鄒容作《革命軍》,太炎先生撰《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其文辭犀利,倡革命之說,抨擊清廷,振聾發聵。然觸怒當局,租界當局與清廷勾結,興大獄,欲囚志士,遂使此事震動中外,輿論譁然,一時之間,愛國之士憤慨,民眾亦多有關注,成為當年國中一大波瀾也。”從這段文獻資料中可以清晰看出,這一年“蘇報案”的發生絕非偶然,那些宣揚革命的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直刺向清政府腐朽統治的要害,也正因如此,才引發瞭如此巨大的風波,讓各方勢力都捲入其中,成為當時人們熱議且極為關注的焦點事件。
葛明,是個性格有些衝動且充滿熱血的年輕人,心裡頭懷揣著對國家深深的熱愛,眼裡容不得一點對國家和民族的不公之事,只要看到有人在為國家的未來奔走呼號,他便會毫不猶豫地想要參與進去,哪怕知道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危險,也全然不顧。葛明原本在上海的一家書局裡做夥計,平日裡負責整理書籍、招呼客人,偶爾也幫忙跑跑腿,送送書之類的。因為書局裡時常會進一些新的刊物和書籍,所以葛明有機會接觸到不少當時流行的思想和文章,對外面的局勢變化也比一般人瞭解得多些。
那是一個尋常的午後,書局裡沒什麼客人,葛明正趁著空閒整理書架。這時,老闆從裡屋走了出來,手裡拿著一本剛到的新書,神色略顯凝重地對葛明說:“葛明啊,你看看這本書,最近可鬧得沸沸揚揚的。”葛明好奇地接過來一看,正是鄒容寫的《革命軍》,他之前就聽聞過這本書的大名,知道里面寫的都是些呼籲革命、推翻清廷腐朽統治的內容,當下便迫不及待地翻開讀了起來。
書中那慷慨激昂的文字,一句句都彷彿敲在了葛明的心上,讓他熱血沸騰。他邊看邊想,咱們國家現在這般模樣,可不就是需要這樣的變革嘛,只有把那些舊的、腐朽的東西都推翻了,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呀。讀完後,葛明對老闆說:“老闆,這書寫得真好啊,說得句句在理,咱得多進點這樣的書,讓更多人看看。”老闆卻無奈地搖搖頭說:“哪有那麼容易啊,這書現在可是被官府盯上了,說是大逆不道呢,咱們書局要是賣多了,怕是要惹上麻煩。”
葛明一聽,心裡很是不服氣,說:“憑什麼呀,人家說的都是實話,這朝廷現在都成啥樣了,還不讓人說。”老闆看他那衝動的樣子,趕忙勸道:“你呀,別在這兒瞎嚷嚷了,咱們小老百姓,可惹不起這事兒。”可葛明嘴上雖然應著,心裡卻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為這本書的傳播出份力。
過了幾天,葛明在送書的途中,遇到了幾個平日裡相熟的年輕人,他們也都是對國家現狀頗為不滿,渴望改變的人。葛明便把《革命軍》的內容跟他們大致講了講,那些年輕人聽了,也都激動不已,紛紛說要看看這本書。葛明想了想,說:“我那兒還有幾本,回頭給你們拿來,不過你們可得小心著點,別讓旁人知道了。”
就這樣,葛明私下裡把自己偷偷藏起來的幾本《革命軍》分給了朋友們,還叮囑他們看完了也傳給其他人看,讓更多人知道革命的道理。可沒想到,這事不知怎麼的就傳了出去,有個和他們不對付的人,把葛明他們傳閱《革命軍》的事兒告訴了官府。
很快,官府就派人來書局找葛明瞭,葛明當時正在書局裡忙活,看到官府的人進來,心裡“咯噔”一下,但還是強裝鎮定地問:“各位官爺,不知來小店有何事呀?”官府的人惡狠狠地說:“有人舉報你在這兒傳播反書,你可知罪?”葛明裝作糊塗地說:“官爺,您說的什麼反書啊,我就是個書局夥計,平日裡只知道賣書送書,可沒做什麼違法的事兒呀。”官府的人可不聽他狡辯,直接在書局裡搜了起來,好在葛明之前有先見之明,把剩下的書都藏得很隱蔽,官府的人沒搜到什麼證據,便警告葛明說:“哼,你最好給我老實點,要是讓我們再發現你有什麼不軌行為,可就沒這麼便宜你了。”說著,便氣呼呼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