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壬寅年,華夏大地正處於一個風雲變幻的時期。新中國成立十餘載,全國上下一心,致力於建設家園,恢復生產,讓歷經戰火與磨難的國家重煥生機。然而,國際局勢卻波譎雲詭,周邊亦是時有不寧。國內剛剛經歷了“大躍進”等一系列發展探索階段,正努力透過各種會議總結經驗、調整步伐,力求讓經濟發展重回穩健有序之態。百姓們一邊辛勤勞作,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一邊也時刻心繫著國家的安穩,那股子愛國熱忱在每一箇中華兒女心間熾熱地燃燒著。
據當時的記載:“1962年,中印邊境局勢日趨緊張,印方不顧歷史緣由與邊境實際情況,屢屢越界滋事,妄圖蠶食我國領土。我邊防部隊秉持著保衛祖國每一寸山河的堅定信念,在多次警告無果後,奉命進行對印自衛反擊戰。戰士們不懼高寒缺氧、地形複雜等艱難險阻,以無畏之姿,扞衛國家尊嚴,守護邊境安寧,那一場場戰鬥,盡顯我軍英勇頑強、保家衛國之豪情壯志,也讓世界看到了新中國不容侵犯的強硬態度。”
在西南邊陲的一個小村子裡,生活著一位名叫趙長山的年輕後生,年方二十有一,生得濃眉大眼,身姿矯健,透著一股山裡娃的質樸與剛毅。長山自幼父母雙亡,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鄰里鄉親的照顧讓他心懷感恩,也養成了他正直善良且極為重情重義的性子。他平日裡跟著村裡的長輩們上山打獵、下河捕魚,練就了一身好本領,那槍法在村子裡也是數一數二的,百步穿楊不在話下。
這一年,長山聽聞邊境不太平,印軍時常在邊境線上搞些小動作,心裡就憋了一股子氣。他想著,自己打小受著國家的照顧,如今國家有難,邊境不安,自己怎能袖手旁觀呢。於是,他毅然決定報名參軍,要去那邊防線上,為保衛祖國出一份力。
村裡的老人們得知他的想法後,雖有些不捨,但也都支援他的決定。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拉著長山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啊,你這一去,可得好好照顧自己,咱這村子雖小,可也盼著你能為國家爭光,平安歸來呀。”長山眼眶泛紅,用力地點了點頭,說道:“叔,您放心吧,我一定不會給咱村子丟臉的,定要把那些妄圖侵犯咱國家的傢伙打得落花流水。”
長山告別了鄉親們,踏上了參軍的路途。經過一番輾轉,他來到了部隊,開始了嚴格的新兵訓練。訓練的日子那叫一個苦啊,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先是圍著營地跑上好幾圈,接著就是各種體能訓練,負重越野、攀爬障礙,一個接著一個。長山一開始也有些吃不消,畢竟在村子裡雖說也鍛鍊不少,但這般高強度的訓練還是頭一遭。可他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勁兒上來了,咬著牙堅持著,別人跑一圈,他就跑兩圈,別人做五十個俯臥撐,他就做一百個,就這麼靠著一股狠勁,長山的軍事素質提升得飛快,很快便在新兵裡脫穎而出。
訓練之餘,長山最愛聽老兵們講那些過去打仗的故事,尤其是關於邊境戰鬥的事兒。每當這時,他總是眼睛放光,聽得格外認真,心裡對即將奔赴的戰場既充滿了期待,又有著一絲緊張。
“老兵大哥,那邊境上的印軍真的那麼不講理嗎?咱的陣地可都是咱自己的地盤呀。”長山皺著眉頭問道。
一位臉上有著一道淺淺傷疤的老兵,吧嗒了一口菸袋,緩緩說道:“那可不,他們仗著背後有人撐腰,就想著佔咱的便宜,咱的戰士們可早就憋著一口氣了,就等上面一聲令下,好好教訓他們一頓呢。”
長山聽了,握緊了拳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那些印軍知道咱中國軍人的厲害。
幾個月後,長山所在的部隊接到了開赴前線的命令。戰士們聽聞後,個個熱血沸騰,紛紛整理行囊,檢查武器裝備,準備奔赴那即將燃起戰火的邊境。長山的心裡更是激動不已,他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
部隊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前行,一路上,越往邊境走,環境就越發惡劣起來。那高聳入雲的雪山,終年積雪不化,寒風呼嘯著刮過,像是要把人的骨頭都給凍透了。戰士們穿著厚厚的棉衣,揹著沉重的裝備,一步一個腳印地艱難前行。有的戰士不小心滑倒了,旁邊的戰友立馬伸手拉一把,大家相互扶持著,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
“同志們,加把勁啊,咱們馬上就能到前線了,到時候把那些侵犯咱們國土的傢伙打得屁滾尿流,讓他們知道咱中國的土地,一寸都不容侵犯!”連長扯著嗓子喊道,聲音在山谷間迴盪。
長山聽了,感覺渾身又充滿了力量,他緊了緊身上的揹包帶,加快了腳步,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