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95年,這大明朝的天下,看似一片祥和,實則暗流湧動,尤其是我們這些藩王,明顯感覺到日子不像以往那般自在了,朝廷開始對藩王的權力與規制進行調整,這一舉一動,就如同那平靜湖面下泛起的漣漪,漸漸在朝野內外掀起了波瀾。
《明史·諸王傳》記載:“二十八年,詔諭諸王毋得節制文武吏士,更定王府官制,長史、左右傅、錄事參軍諸官,秩皆從品,而護衛軍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從這簡短的文字裡,便能瞧出朝廷此番動作之大,藩王往日能節制地方官吏的權力被剝奪了,王府的官制也重新梳理,就連護衛軍的數量、歸屬都有了新的規制,這一切變化,讓我們這些藩王心裡是五味雜陳,而這也為圍繞“1395年 調整我們藩王權力與規制”的故事搭建起了基於史實的框架,讓那段滿是無奈、掙扎與變革的歷史歲月有了清晰可尋的脈絡。
咱且說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那可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主兒,平日裡對這藩王的權責就頗為上心,想著能為大明守好一方疆土,也不負太祖皇帝的信任。可這朝廷突然要調整權力與規制,他心裡頭著實不痛快。
一日,朱棣在燕王府的書房內,眉頭緊皺,對著麾下的謀士道衍和尚說道:“先生,朝廷這一番調整,分明是要削弱咱藩王的勢力啊,本王一心為國,從未有過二心,怎就如此不被信任呢?”
道衍和尚手捻佛珠,微微皺眉,緩緩說道:“殿下,如今朝廷此舉,怕是有諸多考量,太祖皇帝年事已高,想來是擔心日後藩王擁兵自重,危及朝廷安穩吶。不過,殿下也莫要過於憂慮,雖權力有所削減,但只要咱們行事謹慎,暗中積攢實力,他日也未必不能有所作為呀。”
朱棣微微點頭,可眼中仍透著一絲不甘,說道:“哼,本王為大明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卻這般被猜忌,實在是令人心寒吶。只是當下也只能先按朝廷的規制來,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在西安的秦王朱樉,那性子本就有些魯莽,聽聞朝廷要調整藩王規制,頓時火冒三丈,在王府內大發雷霆。
“這朝廷是何意?咱藩王為大明鎮守邊疆,盡心盡力,如今倒好,說限制就限制,這是要把咱當犯人看管不成?”朱樉氣呼呼地對身邊的長史說道。
那長史趕忙勸慰道:“王爺息怒啊,朝廷此舉,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如今天下初定,穩定最為重要,王爺您要是公然違抗,怕是會落人口實呀,不如先依從著,再慢慢尋機會向朝廷陳情。”
朱樉冷哼一聲,說道:“哼,依著?本王心裡這口氣可咽不下去,不過你說得也在理,暫且先看看情況吧,若太過分了,本王定要找父皇理論理論。”
在應天府這邊,朝廷的大臣們對於調整藩王權力與規制一事,也是各有各的想法。
黃子澄和齊泰等大臣,力主削弱藩王勢力,他們覺得藩王手握重兵,又有諸多權力,長此以往,必成朝廷心腹大患。
黃子澄在朝堂上向太祖進言道:“陛下,藩王如今權勢漸大,若不加以約束,日後恐生變故,如今調整規制,正是防患於未然之舉呀,還望陛下聖裁。”
太祖坐在龍椅上,微微皺眉,心中雖也有對藩王的顧慮,可畢竟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哪能不心疼呢,只是這江山穩固更為重要,便說道:“黃愛卿所言,朕亦知曉,只是這規制調整,需得拿捏好分寸,莫要寒了藩王們的心吶。”
齊泰也附和道:“陛下放心,臣等定會仔細斟酌,確保既能約束藩王,又不至於太過嚴苛,讓藩王們能理解朝廷的苦心。”
可也有一些大臣覺得此舉不妥,擔心會引起藩王們的不滿,進而引發動盪。
一位老臣站出來說道:“陛下,藩王們皆是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之人,如今這般調整,怕是會讓他們心生怨懟,萬一有那衝動之人,做出些過激之舉,可如何是好呀?還望陛下三思啊。”
太祖聽了,陷入了沉思之中,這朝堂上的爭論,也讓他越發覺得這藩王之事,著實棘手。
且說在太原的晉王朱棡,此人向來心思深沉,他聽聞朝廷的動作後,並未像秦王那般大發脾氣,而是把自己關在書房裡,細細思量著應對之策。
朱棡心想,朝廷既然要調整,那硬抗肯定是不行的,得想個法子,既能表面上依從朝廷,又能暗中保住自己的一些實力才好。
他把自己的心腹謀士招來,說道:“先生,朝廷如今要動咱藩王的權力和規制了,你可有什麼好主意,讓本王能平穩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