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396年,大明朝的邊疆之地,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在歲月的更迭中,那邊防軍屯正持續地發展著,似一顆紮根在邊陲的蒼松,愈發堅韌而繁茂,為這大明的江山社稷築牢著一道堅實的防線,也承載著無數戍邊之人的悲歡離合、壯志豪情。
《明史·食貨志一》載:“屯田之制:曰軍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萬戶府,寓兵於農,其法最善。又令諸將屯兵龍江諸處,惟康茂才績最,乃下令褒之,因以申飭將士。洪武三年,中書省請稅太原、朔州屯卒,命勿徵。明年,中書省言:‘河南、山東、北平、陝西、山西及直隸淮安諸府屯田,凡官給牛種者十稅五,自備者十稅三。’詔且勿徵,三年後畝收租一斗。”從這記載之中,便可窺見彼時軍屯制度的樣貌以及朝廷對其的重視與規制,這軍屯在太祖皇帝的謀劃下,不斷地發展完善,成為了邊防穩固的重要倚仗,也為圍繞“1396年 邊防軍屯持續發展”的故事搭建起了基於史實的框架,讓那段滿是開拓、堅守與希望的歷史歲月有了清晰可尋的脈絡。
咱且說在這北方邊境的大同府,有個名叫李勇的年輕軍戶,生得身姿挺拔,面龐因長期受塞外風沙的吹拂,透著一抹古銅之色,顯得格外堅毅。他自小就在這軍屯之中長大,父親是戍邊的老兵,因傷落下了病根,無法再上戰場,便將那守衛邊疆、操持軍屯的擔子交到了李勇的肩上。李勇為人豪爽仗義,對這軍屯裡的一草一木都有著深厚的感情,心中滿是對大明的忠誠和守護邊疆的使命感。
那一日,天還未亮,李勇便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身,簡單洗漱後,披上那件略顯破舊卻洗得乾淨的軍衣,出門去檢視屯田的情況。此時的軍屯,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霧之中,靜謐而祥和。田間的麥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好似一片綠色的海洋,那是他們這些軍戶們辛勤勞作的成果,也是軍屯生活的希望所在。
李勇沿著田埂走著,一邊檢視麥苗的長勢,一邊和正在勞作的其他軍戶們打著招呼。
“張大哥,你這麥苗長得可真壯實啊,看來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吶。”李勇笑著對一位正在除草的中年軍戶說道。
那張大哥直起身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咧嘴笑道:“哈哈,那還不是靠咱這雙手,精心伺候著,再加上老天爺照應,這才能有這般好模樣呀。不過,這還得多虧了軍屯的好法子,讓咱邊軍既能守著邊疆,又能種糧自給自足,不然哪有這般安穩日子喲。”
眾人聽了,皆是點頭稱是,臉上洋溢著對當下生活的滿足與對未來的期許。
在這軍屯之中,除了耕種屯田,平日裡還要進行軍事操練。李勇作為年輕一輩裡的佼佼者,操練起來那是格外認真,他深知,這軍屯的根本,一是屯糧,二便是戍邊,二者缺一不可。
晌午時分,操練結束,李勇和幾個相熟的軍戶兄弟坐在營帳外歇息,一邊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談論著近來軍屯裡的事兒。
一個名叫王虎的兄弟皺著眉頭說道:“勇哥,我聽說上頭好像又要調整咱們軍屯的賦稅了,也不知道是要多收還是少收呀,這可關係到咱大家夥兒的生計呢。”
李勇聽了,心中也是一緊,說道:“這事兒我也略有耳聞,不過咱也別太擔心,朝廷向來重視軍屯,定不會讓咱們吃虧的。再說了,只要咱把屯田打理好了,多產些糧食,就算賦稅有些變動,也能應付過去。”
眾人聽了他的話,雖覺得有理,可心裡還是隱隱有些擔憂,畢竟這賦稅關乎著每家每戶的切身利益呀。
而在大同府的知府衙門裡,知府大人也正和幾位官員商議著軍屯賦稅之事。
知府大人皺著眉頭說道:“諸位,如今這軍屯發展得越來越好,可賦稅之事卻得拿捏好分寸吶。朝廷有朝廷的考量,咱們既要保證軍屯能持續發展,又要滿足軍需,實在是不易呀。”
一位負責錢糧的官員說道:“大人,依下官之見,這軍屯的收成逐年增加,適當提高些賦稅,既能充實府庫,又能為邊防提供更多的物資支援,不失為一個良策呀。”
另一位官員卻趕忙反駁道:“大人,萬萬不可呀。這軍屯的軍戶們本就辛苦,既要耕種,又要戍邊,若是賦稅過重,怕是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反而不利於軍屯的長遠發展吶。”
眾人各執一詞,爭論不休,知府大人坐在椅子上,手撫著鬍鬚,陷入了沉思之中,想著這事兒還得慎重考慮,再做定奪才好。
沒過幾日,朝廷的旨意下來了,說是鑑於軍屯的持續發展,為了更好地支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