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2章 年 江南賦稅改革推進

宣德七年,大明的天下看似一片祥和,可這江南之地,卻藏著諸多暗流湧動。江南,向來是魚米之鄉,富甲一方,那繁華的城鎮裡,商鋪林立,街巷中行人如織,處處透著富足的氣息。然朝廷所需用度甚多,這賦稅之事,便成了關乎國計民生的要緊事兒。百姓們靠著那一方水土辛勤勞作,盼著能過上安穩日子,可這稅賦的擔子,有時卻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據《明史·食貨志》記載:“宣宗即位,以四方屢有水旱,屢詔蠲免稅糧。然當是時,天下財賦,大半出於東南,而蘇、松諸府,又其最也。故雖屢有寬恤之詔,而江南之民,終不能免重賦之苦。其收稅之法,有田賦、丁賦、商稅諸項,各有定規,然或有官吏舞弊,致民怨沸騰者,朝廷亦屢加整治焉。”寥寥數語,道出了當時江南收稅的大致情形。宣宗登基後,因各地常有水旱災害,多次下詔減免稅糧,可即便如此,天下的財賦大半都出自東南,尤其是蘇州、松江等府,更是重中之重。雖說有收稅的相關規定,可總有官吏從中舞弊,使得百姓怨聲載道,朝廷也多次進行整治,也由此為這圍繞“1432年我在江南收稅”的故事搭建起了基於史實的框架,讓那段滿是利益糾葛與民生百態、關乎大明賦稅徵收的歷史有了清晰可尋的脈絡。

我呢,喚作劉財,本是這蘇州城裡的一個小小稅吏,年近三十,生得一副精瘦模樣,那雙眼珠子一轉,便是一個主意。自幼家境貧寒,靠著些許機緣,謀得了這稅吏的差事,本想著能借此改變家境,過上好日子,卻不想在這收稅的過程中,漸漸迷失了本心,染上了一身的銅臭之氣。我這人,性子頗為狡黠,心裡頭總是盤算著如何多撈些油水,只要能得好處,哪管那百姓的難處,行事也有些不擇手段,在這蘇州城裡,名聲可不太好,可我卻毫不在意,只想著自己的富貴前程,也正是這般性子,讓我在這收稅的事兒上,經歷了諸多是是非非,至於最終結局如何,也只能隨著這歷史的風雲緩緩呈現了。

這年春日,江南正是草長鶯飛的好時節,城外的田野裡,麥苗青青,油菜花一片金黃,煞是好看。可我卻沒心思欣賞這美景,只惦記著這新一年的收稅任務。上頭下了命令,今年的賦稅可不能比去年少,還得把那些拖欠的都一併收齊了。

我帶著幾個手下,來到了城郊的一處村子。這村子不大,住著幾十戶人家,大多都是些種地的農戶。我們剛進村口,村裡的狗便叫了起來,引得村民們紛紛出門檢視。

我清了清嗓子,大聲喊道:“各位鄉親,咱又來收稅啦,大家夥兒都把該交的稅準備準備,可別讓咱難做啊。”

村民們一聽,臉上都露出了無奈的神色。一位老者走上前來,拱手說道:“劉大人,您也知道,咱這去年收成雖說還行,可這稅賦太重了呀,家裡的餘糧本就不多,這一下子,怕是又要揭不開鍋了。”

我皺了皺眉頭,心裡想著這老頭又來哭窮,嘴上卻說道:“老伯,這朝廷的稅賦,那是定好了的,咱誰也改不了呀,您老就別為難我了,趕緊把稅交了吧,不然我這上頭也不好交代啊。”

那老者還想再求情,我卻不耐煩地擺擺手,說道:“別囉嗦了,都回去湊湊,今兒個咱可得把這事兒辦完了。”

說罷,我便讓手下的人挨家挨戶去檢視情況。我則走進了村裡的一戶富戶家中,這富戶姓王,家裡有不少田地,在村裡也算有些頭臉。我想著從他這兒,總能多收些稅,撈點好處。

進了王家的院子,王老爺趕忙迎了出來,滿臉堆笑地說:“劉大人,今日怎得空來了呀,快請進,快請進。”

我也不客氣,大搖大擺地走進屋裡,坐下後,便說道:“王老爺,咱明人不說暗話,今年這稅,您可得多交點啊,您家這田地多,收成也好,可不能和那些窮戶一樣,只交那點保底的呀。”

王老爺一聽,心裡明白我的意思,笑著說:“劉大人說的是,我王某人自然明白事理,只是這稅嘛,咱也得按規矩來不是,您看能不能給通融通融,少算點零頭呀。”

我心裡暗喜,想著這王老爺上鉤了,嘴上卻故作為難地說:“王老爺,這可不好辦呀,上頭查得嚴,我這要是給您少算了,我這烏紗帽可就沒了。”

王老爺見狀,趕忙從屋裡拿出一個包裹,遞到我面前,壓低聲音說:“劉大人,這是一點小意思,您先收下,就當是我王某人請您喝茶了,您看這稅的事兒……”

我假意推辭了一下,便接過包裹,開啟一看,裡面是幾錠銀子,心中大喜,臉上卻還是一副嚴肅的樣子,說道:“王老爺,您這可讓我難做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