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84年,這大明朝的天下,歷經了十數年的休養生息,已然漸呈繁榮之象。然朕深知,欲保這江山永固,非得廣納賢才不可,而那科舉取士之制度,便是為朝廷選拔棟樑的重中之重,只是這制度,尚有些許不足之處,亟待完善吶。朕決意要在這一年,好好將那科舉取士制度細細梳理一番,讓它能為我大明源源不斷地輸送英才,以佐朕成就這太平盛世。
《明史·選舉志一》記載:“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曰殿試,分一、二、三甲以為名第之等。一甲止三人,曰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朕每每看著這記載科舉規制的文字,便覺責任重大,這一字一句,關乎著天下學子的前程,關乎著朝廷能否得遇良才,關乎著我大明未來的國運興衰,絕容不得半點馬虎,而這也為圍繞“1384年 科舉取士制度完善”的故事搭建起了基於史實的框架,讓那段滿是嚴謹、期許與士林百態的歷史歲月有了清晰可尋的脈絡。
且說在這應天府裡,住著個名叫蘇瑾的年輕書生,自幼聰慧過人,熟讀經史子集,心懷報國之志,一心想著能透過科舉入仕,一展自己的滿腹才華,也好為這大明的江山社稷出份力。他家境雖不算富裕,可父母皆是明事理之人,哪怕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也全力支援他讀書求學,盼著他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蘇瑾每日裡都是雞鳴而起,伴著那昏黃的油燈,誦讀詩書,研磨文章,那刻苦勁兒,在街坊鄰里間都是出了名的。他常對身邊的好友說:“吾等生於這大明盛世,又幸得朝廷以科舉取士,給了咱這等寒門子弟一個改換門庭、報效國家的機會,若不勤勉努力,怎對得起這大好機緣呀。”
一日,蘇瑾聽聞朝廷要完善科舉取士制度了,心中好奇,便跑去城裡的學館,想找夫子打聽打聽情況。那學館裡,學子們也都在議論紛紛,有的興奮,覺得這或許是個新的機遇;有的則擔憂,怕這制度一變,自己以往的準備都打了水漂。
蘇瑾拉住夫子,恭敬地問道:“夫子,學生聽聞朝廷要完善科舉之制了,卻不知這其中會有哪些變化呀,還望夫子解惑。”
夫子捋著鬍鬚,微微皺眉說道:“這事兒嘛,如今尚無確切訊息傳來,不過朝廷此舉,想必是為了讓科舉更加公平合理,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賢士。你等只需安心讀書,打好根基,無論制度如何變,那有才學的,總歸是能脫穎而出的。”
蘇瑾聽了,覺得夫子說得有理,便點點頭,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可得加倍努力了,不管制度怎麼改,憑自己的本事,定能在這科舉場上闖出一片天地來。
而在朝堂之上,朕召集了禮部、吏部等一眾大臣,商議這科舉取士制度完善之事。
禮部尚書出列,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為,如今這鄉試之中,時有舞弊之象,有些地方的考官受那權貴的請託,或是收受賄賂,暗中偏袒,讓那有才學的寒門學子蒙冤,此風絕不可長,當在制度上加以防範,比如可實行考官迴避制度,讓考官不得在本地監考,以防徇私舞弊呀。”
朕聽了,微微點頭,說道:“愛卿所言極是,這科舉乃是為國選材,需得公平公正,絕不能讓那些歪風邪氣壞了規矩,這考官迴避制度,當儘快落實下去。”
吏部尚書也上前說道:“陛下,還有那會試之後的殿試,如今雖說天子親策於廷,可這策問的內容,或過於偏重經史,難以全面考查學子的治國理政之能,臣建議可適當增加些時務策論的比重,也好讓學子們能展現出對當下國家大事的見解與謀略呀。”
朕思索片刻,說道:“嗯,吏部之言有理,朕要選拔的,是能為朕分憂、為百姓謀福的實幹之才,這策問內容確實該與時俱進,著禮部與翰林院的學士們好好商議,擬定合適的策問題目,務必要讓學子們各抒己見,盡顯其才。”
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有的說要規範考場的秩序,加強監考力度;有的說要對考生的身份審查更加嚴格,防止有人冒名頂替,朝堂上一時熱鬧非凡,都在為這科舉取士制度的完善出謀劃策。
隨著商議的推進,這科舉取士制度完善之事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了。
各地官府接到命令,紛紛開始著手準備實施新的制度。那負責鄉試的官員們,忙著挑選合適的考官,按照迴避制度,將本地的官員調往他處監考,又召集學子們,告知他們考試的新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