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小船兩側各釘著一根比大船吃水略深的木竿,一但木竿觸底,就退回來從新探路。
這次來攻打臺灣的日子也是精心挑選過,並非亂來,鄭芝豹又仔細算過行程,此時恰值大潮,海水漲潮,海面上升數尺,就這樣,鄭軍中的船隻居然都順利冒雨入港。
這次行動如此順利,就連鄭芝豹也沒想到,或許真是因天降大雨,掩藏了他們的行動,荷蘭大概做夢也沒想到,在天降大雨視線不好的情況下,竟然有敵人能從鹿耳門港道殺進來。
這支二萬五千人、數百艘戰船的龐大軍隊,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成功鑽到荷蘭人的眼皮底下了。
荷蘭人對鄭軍攻打臺灣全無準備,直到鄭家軍出其不意地在鹿耳門成功登陸後,荷蘭人才知道有敵來襲,總督歐沃德,軍事長官馬克裡匆忙集結軍隊,前來迎擊。
這時鄭家軍搶先佔領了北線尾嶼,北線尾嶼與鹿耳門南北相接,是控制南北航道的入口處,戰略地位顯著。
馬克裡打算先把這個戰略要地搶回來,他派上尉庫斯率三百名士兵,在北線尾嶼的南端登陸,以十五人一排,共計二十排的方陣,逼近鄭軍的陣地。
荷蘭人經常鎮壓臺灣人民的起義,由於臺灣人武器落後,又沒有強有力的人領導,每次荷蘭人都能輕易把起義鎮壓下去。久而久之,荷蘭人對中國人有一種輕視之心。以為一開槍,前面的中國人就會象以前一樣,嚇得四散而逃。
他們一邊齊射一邊前進,以前他們以這種方式,無往不利。但這次,鄭家軍以一人高鐵盾排成盾牆,荷蘭人的彈子擊在鐵盾上,未能給鄭家軍造成足夠大的殺傷,鄭家軍在盾牆後以箭雨還擊,反而讓荷蘭人傷亡慘重。
雙方離得很近,鄭家軍的箭雨一*的拋箭出去,荷蘭人使用熱兵器貫了,身上根本沒有盔甲,噗噗的入肉聲不斷,一個個慘叫著倒地,很快,他們就支撐不住,一個個轉身拔腿而逃。
鄭家軍乘機從掩殺,大敗荷蘭人,一路追到馬克裡的本陣,馬克裡還有一千多人,但是前面有自己人逃回,他沒法下令齊射,只能讓士兵進行點射,正當他快要穩住局勢之時,鄭芝豹親自率領數千人從後面抱抄而來;
荷蘭人遭遇兩面夾擊,驚慌失措,亂成一團。
鄭家軍士氣如虹,加上兵力是荷蘭人的十倍還多,衝上去猛烈圍攻,荷蘭人很快崩潰,有的舉手投降,有的亡命奔逃,再也沒有勇氣抵抗。
其實,這場戰鬥,從鄭家軍順利登陸開始,就已經註定了荷蘭人的失敗,何況他們還自如此輕敵大意,以為面對的還是臺灣島上那些不堪一擊的起義軍。
***********************
ps:為了明天能加更,埋頭碼了一天字,抬頭看看窗外,已經是夕陽西下,也不知道還在不在分類月票榜上掛著,反正感感總是險象環生,向兄弟求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