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章 長沙見聞

***

何騰蛟,字雲從,貴州黎平府人,天啟元年舉於鄉。崇禎中授南陽知縣,地四達,賊出沒其間,數被挫去。後從巡撫陳必謙破賊安皋山,斬首四百餘級,又討平土寇,益知名,遷兵部主事,進員外郎,出為懷來兵備僉事,調口北道。才諝精敏,所在見稱.............

以上就是何騰蛟出任湖廣巡撫前的基本履歷。

秦牧看了之後,心裡很不是滋味,破一群山賊,斬首四百餘級,又討平一小撮土寇,就益知名,一路高升了。

老子哪次築京觀的人頭不比他多?如今也不過是個巡撫,嗯,還多了個淮陰侯的爵位,但淮陰侯是什麼意思?是在暗示自己的下場是韓信的翻版嗎?

何騰蛟從南昌一路急趕而回,到株州就得知自己的巡撫衙門被秦牧佔去了。

他也蒐集了不少與秦牧有關的資料,綜合所得,秦牧是個狠人,這一點何騰蛟毫不懷疑,京觀築了一個又一個,一個比一個高大,前些日子在醴陵縣更是一舉坑殺了兩萬禍害江西的左兵,兇名之熾,放眼大明無出其右者。

何騰蛟越接近長沙,心中越忐忑,頗有些“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味道。

首先,怎麼讓秦牧搬離巡撫衙門,光這一點就讓他頭皮發麻了,弄不好那就是當頭一刀啊。

但不讓秦牧搬離又不行,要是自己的衙門都討不回的話,他這個巡撫還有臉呆在湖廣嗎?

進退兩難的何騰蛟甚至生出了辭官回家的念頭,但這也只是想想,這世道哪裡都不安全,手上沒點權力,回家恐怕死得更快。

終於,長沙到了。何騰蛟帶著兩個幕僚有當初隨他一起逃往江西的幾個屬官,咬牙進了南門。沿街的景象讓何騰蛟很詫異,首先是隨處可見的標語,象他早已熟知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更是不缺。

巡城計程車兵十人一隊,排著整齊的佇列走過,街上的百姓會主動給士兵讓路。但卻沒有畏懼感,街口剛好有一輛馬車上的貨物散落下來。車伕停下車來撿拾,把整條街道都擋住了,往來的車馬都擁塞兩旁;

巡城計程車兵沒有蠻橫的喝斥,而是主動的上去幫車伕把散落的貨物撿起,裝到車上,其間沒有一個士兵趁機藏私,面對千恩萬謝的車伕,巡城計程車兵只是笑笑,便忙著去疏通街道了。

道路很快恢復通暢。何騰蛟甚至還看到幾個小孩跟在巡城計程車兵身後,學士兵踏著雄赳赳氣昂昂的步伐,嘴裡歡快地唱著歌兒:

東方紅,

太陽昇。

中國出了個秦文治,

他為人民謀幸福,

呼呀嘿呀...

他是人民大救星

..........

這歌兒朗朗上口。從孩子們的嘴裡唱出來,傳得滿街可聞,沿街的百姓樂呵呵地聽著,甚至還會跟著哼上兩句。

何騰蛟心中默唸了一遍孩子們唱的歌詞,便不禁倒吸起涼氣來,千萬別小看這種兒歌,它能在不知不覺中把一些東西根植到百姓心中。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有特定的時候,這種民彥童謠的作用更是難以估量,象元至正年間的“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等等,可以說一句話便讓天下人聞風景從。

現在長沙城的這些兒歌傳唱開來,秦牧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百姓心目中的救星。何況從街上井然的秩序,和諧的軍民關係,熙熙攘攘的商貿、百姓飽滿的面貌等等方面看來,秦牧確實把長沙,乃至整個湖廣治理得不錯,那麼百姓對他的擁戴就更不用說了。

終於到家了,何騰蛟望著巡撫衙門裡一派繁忙的情景,不禁有些躊躇,還是前門的衛兵主動上來詢問,他才不得不報出自己的身份來。

衙門二堂裡,秦牧正在詢問劉伯全重建嶽麓書院的事,李式便進來並報道:“大人,何騰蛟和幾個原來巡撫衙門的屬官到了,要見大人您。”

“呵呵,到了,讓他稍等一下,本官處還有些公務要處理。”秦牧微笑吩咐了一句,接著問劉伯全道:“總的花費有多少?大致計算出來了嗎?”

劉伯全連忙答道:“湖廣戰亂方平,一般的勞力只要提供三餐,就不愁沒人幹.........”

秦牧聽到這,立即擺擺手說道:“不能這樣,光是提供三餐不行,一定要給勞力一定的報酬。本官是官,不是純粹的商人,所以不能光圖著省錢,而忽視了湖廣的民生髮展;這其中蘊含的經濟規律,看來本官有必要給你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