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

祝賀@darkin2014成為天揚天下宗師,感謝支援,鞠躬!

*************************************************

春風習習,莫愁湖邊海棠相間,堤岸垂柳,飛絮濛濛,碧波照人。

秦牧沒有穿正式的帝王十二章,而是以比較輕鬆的常服參與這次經筵。這本來是想讓經筵的氣氛輕鬆一點,讓大家能暢所欲言。

但整個經筵一經始,因為他隨口發出的一個問題,很快就陷入了異常激烈的大論戰。

秦牧問的是:“朕觀始皇帝之後華夏兩千年,可稱之為盛世者,當屬漢文景之治,唐貞觀之治,不知眾卿以為然否?”

這當然,文景之治與貞觀之治,一向是歷代文為所津津樂道的“榜樣”,在坐在高官與學者自然沒有持反對意見,紛紛表示贊同。

“然據朕所知,無論是文景之治,還是貞觀之治,皆以黃老之術,換而言知,造就了華夏兩個輝煌盛世的,皆是道家治世之術,這與當世獨尊儒術似乎有些.......呃,在坐的諸位都是當世賢才,不二之選,可有能為朕釋疑者?”

秦牧此語,猶猶疑疑,如末學後進在向宗師請教,但卻在瞬間,如巨石投湖,激起千層浪,什麼四書五經沒人顧得去講了。煙波澹盪的亭臺樓閣邊,一時靜靜寂寂,落針可聞。

毫無疑問。文景之治用的是黃老之術;

至於將唐初的貞觀之治也定為黃老之術治世的成果,光是這項,立即就遭到了質疑。

已過知天命之年的黃道周,第一個就站出來說道:“陛下所言差矣,唐初儒學之盛,古昔未之有也,太宗貞觀間。大力但導儒學,以陸德明與孔穎達兩位儒學賢達教導太子承乾儒學經典。足見太宗對儒學之重視;

杜樊川亦言:國家自有天下已來,二百三十餘年間,專用仁恕,每後刑罰。是以內難外難。作者相繼,土地甲兵,權柄號令,盡非我有。終能擒之,此實恩澤慈愛,入人骨髓,俗厚風古,不可搖動。

由此可見,有唐一代。上到帝王,下到地方刺史及州縣官員,在施政治民中多奉行儒家治國。是以。陛下說貞觀盛世用的是黃老之術,臣實不敢苟同也。”

秦牧笑而不語,唐初了為加強統治推崇儒家這是事實。

但李唐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人,對道家的黃老之術尤為推崇,這也是事實。

王夫之雖然也是儒家弟子,但他是個唯物主義者。凡事講實際,這一點正是秦牧欣賞他的原因。他徐徐說道:“貞觀間是儒、釋、道三教並重。”

這話很簡短,但是事實。

有意思的是傅青主這個人,他是涉獵的是諸子百家,對道家也很推崇,還做過道士,他也站出來說道:“唐太宗在總結治世得失時曾言‘故夙夜孜孜,惟欲清淨,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穀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淨,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白樂天亦曾有言‘夫欲使人情儉樸,時俗清和,莫先於體黃老之道也。其道在乎尚寬簡,務儉素,不眩聰察,不役智慧而已。蓋善用之者,雖一邑一郡一國至於天下,皆可以致清淨之理焉’

柳柳州亦主張治國之道,上無苛令,官無煩治。凡此種種,皆見道家無為治世思想,在唐時上至君王,下至名士,皆有推崇。貞觀之治中,尚寬簡,務清淨,輕刑罰,薄役賦,由此算來,陛下說貞觀之治用的是黃老這術,雖不盡然,但也不為過也!”

從二人的話中,不難看出,貞觀之治雖不能說是獨得於黃老之術,更不是獨尊儒術的結果,真論起來,黃老之術所佔的功勞絕對比儒術大。

那麼問題來了......呃,這個問題當然是挖掘技術哪家強.....

而是:既然歷史上為讀書人津津樂道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都不是獨尊儒術的結果,那麼現在罷免百家,獨尊儒術,是不是有些不對頭?

需要著重宣告的是,大秦皇帝陛下什麼也沒說,他只是問了一個問題,向大家求教而已。

他更沒有說過要動搖儒家的地位,絕對沒有。

但無論秦牧如何輕描淡寫,在坐者卻是於無聲聽驚雷,心中震動之大,難以言述。

因為儒道之爭,向來是最劇烈的。這個問題關係到大秦今後是尊儒還是尊道,對於所有儒門弟子而言,這都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而明末,是一個思想變革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