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那個地方,它化作一隻巨鳥,在天地之間翱翔。巨鳥那垂天之翼,雖九萬里亦可扶搖直上。
曾經有一個人,他乘著五爪金龍,帶著風雨雷霆來自九天之上,從雙腳踏上蒼茫的大地那一刻起,他不畏艱難險阻,開山通道,血戰涿鹿之野,掃平了萬里河山,劃野分疆,制定法典,開闢了華夏五千年之輝煌。
這些年,當我望著漫天胡塵遮住了華夏的天空,望著雪亮的屠刀下,被迫剃去頭髮,打起辮子的身影。總會有無盡的酸澀衝上喉頭,總聽到有一個聲音大聲地呼喊:記得嗎?你的祖先叫炎黃!”
當“炎黃”兩個字從秦牧口中吶喊出來,下面的三軍士卒,萬千士民,無不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秦牧接著道:“這些年來,我華夏大地,多災多難,明皇雖勵精圖治,然殿堂之上,奸臣當道,為一己之私,打擊異己,不擇手段;四海之內,烽火連綿,萁豆相煎,生靈塗炭。以至於讓韃虜趁虛而入,姦淫擄掠,血洗中原。
更有范文程、孫之獬、吳三桂之流,為韃虜出謀劃策,毀我衣冠,屠我生民,甘作奴才走狗,為虎作倀。
今日,秦牧前來祭拜華夏始祖,心裡懷無上的敬意、以及,無限的愧疚。是我們這些子孫不肖,使華夏蒙塵,使祖先蒙羞!”
祭壇前的哭聲更大,山間數萬株松柏,隨風起伏,如人叩拜,一股愧疚而肅穆的氣氛,在山裡間瀰漫。
秦牧霍然拔出巨闕劍,遙遙一指,喝道:“把獻予先祖的祭品押上來。”
秦軍士卒立即把多鐸、阿濟格、范文程、寧完我、孫之獬等兩百多個光著上身的俘虜押上來,這些人一個個臉無人色,便是殺人如麻的多鐸,也是瑟瑟發抖。
“獻祭!”
秦牧怒吼一聲,秦軍士卒那雪亮的大刀揮下,兩百多顆頭顱滾落在地,這些曾經踐踏蹂躪過華夏大地的罪魁禍首,終於在華夏先祖英靈之前伏法。山風獵獵,松濤如怒,鐵與血的味道瀰漫在風中.......
秦牧不再多看一眼,回身面向靈位,再次跪下,大聲說道:“在先祖英靈之前,牧懷著愧疚之心,鄭重立誓,終牧一生,將常懷謙誠,勵精圖治,奮發圖強,護我河山,衛我衣冠。亦願天下仁人志士,能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再創華夏之輝煌,以慰先祖之英靈。”
秦牧起誓過後,再向上帝神和黃帝獻爵,獻爵也就是敬酒。
接著三百六十樂工再奏樂,在莊嚴肅穆的樂聲中,大家一起行亞獻禮。
復行終獻禮。
行過終獻禮後,飲受福胙,也就是大家分食祭祀所用的酒肉,這一點與民間上墳祭祖後,分食祭祀過的肉類是一樣的,有受祖先賜福之寓意在內。
接著禮官高贊曰:撤饌。
樂工奏咸和之曲,秦牧於神位前將籩豆稍移動,復回立於原位。
舞生直執其籥,與翟同。司節者在東,進於東一班舞生之首。在西者進立於西一班舞生之首。舉節朝上,分引舞生於神位東西,序立相向。樂盡,麾生偃麾櫟敔,樂止。
接下來是送神,望燎。
司其事者焚燒紙一萬張、金銀箔一萬錠。秦牧與司馬安等站到祭壇西南角的望燎位上觀看紙錢和金銀箔焚燒的過程,以示孝敬。
望燎是祭祀最後一道程式,金銀箔紙燃盡,整個大祭儀式正式結束。
但是橋山之上,松濤未息,參加祭祀計程車民心情久久未能平靜,秦牧那一聲吶喊,始終在人們的心頭回蕩:還記得嗎?你的祖先叫炎黃!
**************************************
ps:求訂閱,求月票!真心求月票!
還有,各位手上要是有贈送的評價票,也請投來支援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