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章 火箭溜

***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秦牧知道這一天意味著什麼,但因為長沙離北京千里迢迢,那邊的訊息不可能即時傳回來。

京城的情況到底怎麼樣?局勢還是不是按原來的歷史發展,這一刻連秦牧都不敢確定。

因為現在區域性的歷史已經改變了,江西湖廣變了,變成了自己的地盤。四川也變了,按原來的歷史,張獻忠好象要過幾個月後才攻下成都的。

但根據剛剛傳回的訊息,張獻忠這廝現在進展十分順利,二月二十六日便攻克了成都。

蜀王朱至澍與妃嬪、宮女等投井自殺、太平王朱至淥自殺,四川巡撫龍文光、巡按御史劉之渤、按察副使張繼孟等四川的主要官員因拒不投降,均被張獻忠處死。

攻下成都後,張獻忠立即分兵四路,攻取四川各州各縣。

年初李自成攻取漢中後,曾命部將馬珂入川,攻克順慶。張獻忠將四川視為自己的地盤,成都一攻克,立即派艾能奇去攻打順慶的馬珂。派李定國去攻打保寧;派孫可望攻打龍安,派劉文秀攻打茂州。

照此看來,張獻忠入主四川在時間上提前了,那麼北京方面還會按原來的歷史脈絡走嗎?

現在似乎一切都成了未知數。

因為一切已難以確定,秦牧覺得這個時候一動不如一靜。

抓緊練兵,靜觀其變。

從軍營回來後,處理完一天的政務,他又抽時間上嶽麓山給兩百學童授課,因為他的課講得生動,還不是會帶孩子們做些有趣的小實驗,孩子們對他十分期盼。

這天秦牧給孩子們講的是力學的知識。首先講的是地球引力,他拿著一本書比試道:“現在,我一鬆手,這本書就會落到地上是嗎?”

“是。”兩百學童有些疑惑地答道。

“大家都知道我一鬆手,書就會落到地上,但你們知不知道書為什麼是向下落,而不是向上去呢?”

這下沒人答了。一雙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他。

秦牧微笑著說道:“咱們生活的大地是一個圓形的球體。這一點佛朗機那邊已經有人開船環繞地球航行了一圈,證明了地球是圓形的。”

秦牧說到這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個球體說道:“咱們生活在這個球體上,之所以不會飄向天空,是因為地球有一種引力。這種引力可以把地球表現的東西吸附住,包括咱們、還有這些書呀,房子呀,總之一切東西都是靠這種引力吸附著的。”

這下子學舍裡就象炸開了鍋一樣,孩子們好奇地問個不停,秦牧耐心地給他們一一解答著。

孩子的想象力是無限的,什麼千奇百怪的問題都有。

有許多秦牧也答不出來,便笑道:“恩師我也不是全部知曉,這就靠你們以後去研究。去探索其中的原理。但凡一種東西,你只有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後,才能利用他,同時避免它帶來的害處。”

“比如,這引力。對咱們就有利和不利的兩方面,一方面他能讓咱們吸附在地面上,不至於落到天空中,另一方面,打個比方,士兵發射弩箭,火箭時,地球的引力會將火箭向下吸,使得火箭的射程速短,導致無法在更遠的距離打擊到敵人。當然,除了引力外,導致射程縮短的還有空氣的阻力。”

秦牧接著拿出一張紙片,輕輕扇動,紙片立即就向相反的方向彎去,他於是說道:“大家看到了,咱們扇動紙片時,紙片就是受到空氣中的阻力才會彎向一邊的,那麼這中空氣的阻力有沒有用呢,有。大家請看,我用力推向牆壁時,會被牆壁反彈出來,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力是相互的;

火箭正是利用了空氣中的這種阻力的原理,火箭尾部噴射出的火焰推動氣流,而空氣的阻力又反過來推動火箭,就象咱們用力推向牆壁時,牆壁會將咱們反彈出來一樣,這樣空氣中的阻力就賦予了火箭一個向前的推力;

火箭的箭體本身在飛行時也會遇到空氣的阻力,如何減小箭體所有的阻力呢,這就涉及到受力面積的問題,如果火箭的受力面積越大,它所受的到阻力也就越大,所以火箭前端做成尖形的,可以減少阻力.............”

秦牧深入淺出地給學生們講解,同時不時用實物演示,學生們很容易理解,旁聽的宋應星若有所思,似乎有所感悟。

秦牧上完課離開時,宋應星叫住他說道:“大人剛才提到火箭,倒讓下官想起一件事,研製迅雷銃的趙士楨在萬曆二十六年,曾製作過一種名為“火箭溜”的火箭發射器械,用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