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慶之身後,向樓閣走去,回頭反覆打量那帶著金籠耕種的黃牛:“這牛頭的籠頭金光燦燦,難道真是金質?”
陳慶之反問楊忠:“你知道通明先生嗎?”
楊忠一直在邊境作戰,頭一次來到江南,連連搖頭。陳慶之穿行在山間綠野,心情漸好,話也多起來:“通明先生姓陶名弘景,生於前齊年間,他四五歲時以蘆荻為筆,在灰沙上寫字,十歲看葛洪的《神仙傳》,深受影響,從此與道家結緣。前齊永明十年,他將朝服掛在神武門,辭去官職,退居句曲山修道。皇帝起兵襄陽,改換天地,屢次聘他入仕,都被拒絕。皇上寫信問他,山中到底有什麼讓你留戀?通明先生寫了一首名為《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的小詩。皇上仍然催他出山做官,通明先生便養了這兩頭牛,你琢磨一下,這兩頭牛有什麼含義?”
楊忠看看兩頭牛,對照陶弘景的心態,立即明白:“那頭悠閒的牛表示無官一身輕,那帶金籠頭的牛看似高貴,卻不得不拼命做事。”
“那金籠頭寓意名利,世人大都為名利而犧牲悠閒愜意的生活。”陳慶之想起自己,難道我不是帶著金籠頭的牛嗎?
楊忠還惦念那首詩:“關中侯,那小詩寫得什麼內容?”
陳慶之抬頭看著句曲山間的浮雲,停下腳步念道:
山中何所有,
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
不堪持寄君。
這首詩寫得極白,楊忠身處此景,立時頓悟:“通明先生淡泊得如同白雲一般,我什麼時候才能過上這樣悠閒的日子?”
陳慶之笑著望向楊忠:“有些事情你能放得下嗎?”
楊忠想起父親的血仇,升起對索虜的憤恨,切齒說道:“絕不。”
“你能放下那個好看的魏國郡主嗎?”陳慶之看出他神情不好,想起軍中流傳的楊忠掉褲子的笑話,岔開這件事。楊忠眼前立即出現明月笑如桃花的面孔,一股柔情湧上心田。
“你還年輕,前途不可限量,應該做一翻大事,不能如此消極避世。”陳慶之拍拍楊忠肩膀:“皇上看了通明先生的詩和畫,領會他用意,不再強迫他出來做官。但是每逢國家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往諮詢,朝中大臣都將通明先生稱為山中宰相。王公貴戚紛紛入茅山拜見,通明先生索性在山中建了一幢三層樓閣,自己住在最高層,弟子住中間,賓客住在底層,三方各得其所。”
陳慶之來到這世外仙境般的茅山,心胸豁然開朗,抱著順其自然,隨心所欲的心態,也不催促求見陶弘景。直到傍晚,仙風道骨,眉須皆白的陶弘景才從樓上下來,他與陳慶之素來投緣,寒暄後並肩走出樓閣,緩步走向茅山深處。
楊忠猜到兩人必談大事,停住腳步,又想貼身保護陳慶之,又抬腳想跟隨。陶弘景悠然轉身,銀鬚隨風飄擺:“子云,這是何人?”
“遊騎校尉,楊忠。”
“楊忠?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戰場上必然以一當百。既然有緣,何不同行?”。 最好的txt下載網
30,山中宰相(2)
陳慶之笑著答應,楊忠緊走幾步,落後陶弘景和陳慶之半步,陪伴在他們側後。陳慶之此行想請陶弘景幫助說服蕭衍出兵北伐,又擔心走漏訊息,反而讓蕭衍誤解。一時竟然想不起如何開口,便陪著陶弘景遊覽山色,聊些不相干的話題。天色漸黑,陶弘景猜到陳慶之必有心事,側面試探:“子云,你看我這茅山怎樣?”
“人間仙境。”
“為何不退出沙場,來此隱居。”陶弘景繼續探測陳慶之態度。
“先生跳脫世俗,我卻有許多放不下的事情。”陳慶之嘆氣一聲。
陶弘景故意給陳慶之一頂高帽:“韋睿去世之後,你就是國家頂樑柱,如果沒有你駐守邊境,這裡早是一片浩劫了。”
韋睿外號韋虎,曾經在鍾離大戰中擊敗北魏中山王元英和鎮東將軍蕭寶寅率領的八十萬大軍。陳慶之隱隱聽出陶弘景的諷刺味道:“多謝先生點醒,沒有我陳慶之,自然會有其他人抵禦胡人入侵。”
“既然如此,何不盤桓幾日?乾脆就此常住下去。” 陶弘景想逼出陳慶之此行意圖,故意這樣說。
蕭衍勸陳慶之出家當和尚,陶弘景留他當道士,陳慶之苦笑:“等我心願一了,就來這裡陪先生。”
“什麼心願?”陶弘景終於找到追問機會。
既然陶弘景挑出這個話題,陳慶之當即回答:“北伐中原。”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