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忠估量著說:“看這架勢,兩個裡面能挑出一個,估計大眼能從五六千百姓中挑出三千,加上原有塢壁士卒,總計四千。”

馬佛念用目光丈量城牆長度,思考守城士卒的分佈:“枋頭塢三面環山,這三面僅需警戒不用防禦。北面臨敵的城牆長度大約六百步。索虜搭雲梯攻城時,城牆上必須保證一千兩百名手持鐵戟的塢壁士卒,他們不需作戰,兩人一組合力對付雲梯。另外一千二百士卒披重鎧手持刀盾,刀盾利於近戰格殺,抵禦攻上城牆的索虜,阻止他們在城牆上集結。索虜連番攻擊,士卒必有損傷,我們再調集六百塢壁士卒在甕城集合,隨時替換城牆上傷兵。剩下一千士卒不管黑夜白天,抓緊時間吃飯睡覺,隨時準備替換城牆上士卒。我們南邊來的兄弟們集結在城門,準備出城反擊。”

楊閔不理解馬佛唸的安排:“我們守都不一定守得住,怎麼能出城反擊?”

“絕不能讓索虜無所顧忌地攻城,適時出擊,摧毀攻城器械才能反敗為勝。”馬佛念向楊閔解釋後,繼續調派人手:“塢主,城牆上防禦雲梯的一千二百士卒有垛口護身,不需盾牌,但是要善使弓箭和鐵戟,射殺敵軍。近戰格殺計程車卒要披重鎧,左盾右刀,我們要準備出一千兩百支鐵戟和二千四百副重鎧、三千面大盾和三千柄長刀,能準備出來嗎?”

楊閔點頭記下,為難起來:“我們只有皮甲和粗鐵刀,行嗎?”

馬佛念看看楊忠,沒有其他辦法:“只能暫時這樣湊合,我們還要準備三千張黃樺弓,每張弓準備三根弓弦和五百支弓箭。”

楊閔心中計算出數字後,立即說出辦法:“嗯,總共三千黃樺弓,九千根弓弦,一百五十萬支弓箭。弓身和箭桿取材山中樺木,取之不盡,我立即派遣塢壁婦孺入山採集。弓弦為生牛皮所制,一頭牛可以製出兩千根多弓弦,我即刻讓屠戶殺五十頭牛,撥皮做弦。我們現在有上千鐵戟,鐵戟已經夠用。鐵匠全力打造鐵刀,盾牌讓士卒自己準備,門板、鍋蓋和鐵鍋都可以當盾牌用。”

馬佛念苦笑搖頭:“鍋蓋?門板?擋得住弓箭擋不住刀槍。”

楊閔也苦笑:“時間倉促,都是權宜之計。我現在就去吩咐下去,抓緊時間準備。”

馬佛念還沒有說完,叫住楊閔:“塢主,等等。索虜如果搭雲梯攻城失利,必然要用衝車撞開城門。”

楊閔並不擔心城門:“城門後還有甕城,甕城連線內塢城門,索虜即使撞毀城門還要再撞破內門,甕城上的守兵亂石齊下,堵也堵死了。”

馬佛念擔心的是城牆:“塢壁城牆用土夯成,厚三步。索虜只要五輛外披鐵甲,用水溼透、箭射不透火燒不著的衝車,兩天時間就可以撞出缺口,攻入城中。”

四年前的情景在楊閔眼前掠過,索虜如狼似虎般湧入,自己的右臂被砍斷,左手緊抱劉離,向後山撤退,弓箭在四周嗤嗤飛射。他抬起頭來問馬佛念:“應該怎麼辦?”

馬佛念走到城牆內側:“用巨石加固城牆,將城牆的厚度再擴十步。”

“十步?是現在城牆的三倍!”楊閔驚訝用手比劃著距離。

38,層層設防(2)

馬佛念笑著望著城下葛榮叛軍的營盤:“索虜哪知道土牆後還有十步厚的石牆?等他們的衝車撞到這裡,已經屍橫遍野了。”

楊閔點頭答應:“好,我立即讓塢壁百姓從山上運石壘牆。”

馬佛念叫住楊閔:“塢主且慢,我守城最喜歡石頭,越多越好。再挑選巨石運至城牆,用來砸爛盾牌和衝車,比弓箭還好用。還有,築石牆時在兩人高處,城門兩側各留兩個牆洞。”

楊閔不懂:“在城牆上開洞作什麼?”

馬佛念耐心解釋:“我們的守城士卒藏在洞中,出其不意出城攻擊敵軍,修築在二人高度是避免敵軍攻城車轤撞到,我們士兵跳躍下去,也不會受傷。”

楊閔對馬佛念守城的本領半信半疑:“可是他們怎麼回來?”

馬佛念神秘笑呵呵說:“我自有安排。”

楊閔點頭答應,要下城安排。馬佛念還沒有講完,再次叫住楊閔:“索虜除了雲梯和撞牆,他們也許此刻正在向塢壁內挖洞,屆時一擁而出,裡應外合攻破塢壁。塢主,你即刻組織人力,日夜不停在城內三步的距離,順著城牆修一道深壕,裡面注入山中溪水。索虜一旦挖掘到壕溝,水倒灌進去,淹他們魂飛魄散。”

楊閔計算不清:“來得及嗎?我們人手不夠吧?”

馬佛念觀察距離,詳細計算:“壕溝寬一丈深兩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