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少林寺怎麼樣呢?”馮小寶好奇地問道。

“少林寺不錯!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我大唐有功,受到太宗皇帝的封賞,賜田千頃,水碾一具,並稱少林僧人為僧兵,從此,少林寺名揚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等大郎你有空回來,我帶你進寺上香!”

“謝了,一定去!”

大家說得入巷,馮小寶置酒宰羊留客,就上火鍋,相聚盡歡。

第一四二節 當官的收入

裴思恩離開前說了他已經準備了四百嵩陽縣府兵,都是棒小夥子,只待馮小寶接收,他可以回嵩陽縣領兵訓練,也可以讓他們到達鄯州訓練。

馮小寶說軍情緊急,就集合他們到鄯州訓練!

裴思恩又與馮小寶交割了三萬貫的贊助,嵩陽縣縣小,有一萬貫已經不錯了,另外兩萬貫則是裴家的贊助,馮小寶笑納了。

其實裴思恩帶三萬貫來是察顏觀色,若馮小寶不值得結交,頂多一萬貫,現在看他這等貨色,哪還不落力投資,否則等他上位了,送錢給他,他也不一定會收呢。

等他走後,馮小寶看著新得到的官服,雖說已經二世為人,也有小小的激動!

偶是大唐的正宗官老爺了,大唐的官老爺,真的是老爺哦。

“這官的收入能得多少銅錢哦?”

正好大家閒著無事,於是楊成獻就跟他一五一十地算起來,他的收入共有三大項:

第一項是祿米,

承務郎是從八品下的散官,嵩陽縣折衝府都尉則是五品職事官,

發五品的祿米?就高不就低?美死你了!

“散官”這個系統,經常也被叫作“寄祿官”,意思是這個官銜沒啥實際工作可幹,純粹是用來標誌收入待遇。

馮小寶一聽就明白了,原來是科級什麼的待遇,不按實際職務待遇!

看來官制一脈相承哪!

從八品官59。5石石祿米,大部分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工資主要是糧食,領工資以前,家裡必須準備好存放大量糧食的空間和容器。

這份收入沒有銅錢的!

第二份收入是職田,“職田”就是朝廷給官員們發的土地,讓他們僱農民來種地,自己收地租來作為工資補貼。八品官有上300畝職田。

官府規定職田收租不能超過每年每畝6鬥粟。就按一年1畝田6鬥粟來算,這項收入是1800鬥(180石)粟子,粟2石=稻3石=米1。2石,職田收入180石粟=108石大米。

前二項發米加起來是168石大米,按後來研究,唐朝的1石大米,約等於現代的85斤米(估計值),有上14280斤大米,“米蟲”就是這麼來的。

第三大收入專案,叫“月俸”,八品官的月俸1。85貫錢,共22。2貫!

再有一個力課錢,唐朝的百姓男丁,每年除了種地交租子交糧食以外,理論上還要服役,即給官府免費出力氣幹活。到官員們家裡來看家護院、站崗放哨,官員們出行的時候前呼後擁當衛兵,也是他們服勞役的內容之一。

這些應該來服役的男丁,如果家裡有事抽不開身,或者乾脆就是不樂意去給別人低三下四看家護院,就寧可交一筆錢完事,官府很通人情地允許地,這筆錢,我們就叫它“力課”。

力課錢每個月交200錢多一點兒,馮小寶八品官每月有三個力課錢,一年共得7。2貫。

好吧,算完之後,馮小寶就洩氣地倒在椅子上了。

他當官這些收入支出的話,首先他要養馬,他的是好馬,可能以後更多好馬,要用粟米、黃豆精料去喂,前兩項的米就當養馬了。

後兩項加起來近30貫錢的年收入,假設唐朝一兩銀子等於後世4000軟妹幣(估計值,隨物價而有所不同),那就是12w的軟妹幣,其實也不算少了,但對於他的生意收入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尤其是他那匹千貫寶馬,得不吃不喝三十年才可以買得起。

難怪古今的公務猿們都說收入不高、不高、不高。。。

送他寶馬的唐甜,白富美,喔喔,小寶求包/養!

……

好吧,算過收入,笑過之後,又得幹正事了。

第二天一早,大集諸軍,作出表彰!

馮小寶提議首先給之前陣亡將士默哀三分鐘,感謝他們的奉獻和犧牲精神,呃,什麼是分鐘?看來得發明鐘錶了!

提議被接受,以後就成為了馮小寶這一派系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