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供諸位議員學習西方議院執行的制度,二來也可以透過預備國會商討議論國事,等到九年之後,在正式開辦國會,這算是一個折中的辦法,各位覺得怎麼樣?”
“嘶。。。。”
葉開的話音剛落,對面就又開始議論起來,這次他們的分歧更大了一些,兩種想法左右著他們,一種著眼於現實,與其水裡撈月,倒不如先抓住手邊的東西,拿一個是一個。而另一種則主張不妥協,不管怎麼說,這資政院跟真正的國會還差那麼一個檔次,兩種觀點不分伯正,也難怪同志會的六個代表一時難以抉擇。
“怎麼樣,各位,想好了沒有?”十分鐘後,葉開再次問道。
“良大人,容我們在商議商議。”孫洪伊抬頭說道,看來他們這次的意見的確十分膠著。
沒辦法,葉開只能耐心等下去,手指輕敲著桌面。
漸漸的,對面的議論聲降了下來,六個人重新坐回了原位,彼此對視了一眼後,由剛才表現不錯的劉崇佑總結髮言。
“良大人,你說的我們恐怕不能答應,倘若答應,國會又將遙遙無期,那前面的請願就要前功盡棄,我們也不好對同志會的各位議員交待。”
談判到此再次停頓了,歸根結底問題就是,國會年限這個問題,始終無法逾越,這是雙方最大的分歧。
“哎。。。事到如今,本官也深感遺憾,勿為小利誤國事,這句寫在上諭裡的話各位怎麼就不明白?”葉開嘆了口氣,失望的說道。
“良大人,不是我等執意相逼,實在是國家等不及啊。”
“各位的愛國赤誠之心本官十分理解,故而幾次三番上書攝政王,請求朝廷下旨,開誠佈公,與民和談,勿負民意,看來我是白忙活了,哎。。。。恐怕這最後一次機會,就要和各位擦肩而過,資政院怕也沒有著落了。”
聽到葉開這句埋怨之語,同志會那邊也露出了失望的申請,對方說得對,如果這次要是談不攏,以後再想要談也就沒機會了,而且,談不談也不是他們說了算,換句話說,朝廷這是看得起他們,就算下令鎮壓,強行解散,他們也沒有一點辦法,這樣的先例還少嗎?
“良公,立憲期限真的不能再縮短一點,哪怕三年,五年也好?”情急之下,孫洪伊態度誠懇的懇請道,作為同志會的首席代表,他負有很大責任。
“伯蘭,不是本官不同意,是朝廷不答應啊。”葉開也一臉為難。
“四年,四年如何?”孫洪伊再說說道。
葉開搖了搖頭,這次乾脆就不再說話,用這種態度告訴他們,九年的期限一點都變不了。
談判進入了死衚衕,雙方都唉聲嘆氣。
這種狀況,也基本在葉開的預料當中,要是這麼輕鬆就能談成了,就不會出現歷史上那一幕立憲派全面倒向革命黨,從而導致王朝崩塌,改朝換代的血淋淋現實了。
他還有後招。
“既然大面上談不攏,咱們就一點一點的開始,這樣吧,本官有三點提議。”
不能一勞永逸,葉開不得不轉變思路,先取得一點階段性成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建議?良大人請講。”對方也在期待。
葉開逐條說道:“第一,康梁照赦,資政院照開,朝廷決不食言。第二,你我雙方擱置爭議,兩年之內,不再請願,但保留對話機制,兩年之後,雙方坐下重談國會,到時候,是開是緩,再來決議。第三,同志會必須解散,而且,兩年之內,絕不復開。”
葉開說罷,抬起頭來,雙手交叉的看著他們,這是最後的機會了。
“咱們各退一步,約法三章,諸位覺得怎麼樣?”(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
葉開彷彿最後通牒式的口吻,清清楚楚的告訴對方,最後的條件,要麼接受,要麼乾脆到此為止。
而對方也清楚,如果這次再談不攏,等於連最後的大門也關上了,這樣做的結果很有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怎麼樣?這三條諸位覺得如何?”葉開重複了一遍,內心深處已經做好了談崩的準備,大不了一撤椅子走人,反正他既然來了目的就已經達成了一半,局勢的導向完全在對方的一念之間。
“良公,事關重大,容我們再商議一下。”又是孫洪伊站了出來,彷彿粘合劑般把即將迸裂的會議程序重新連在一起,他是這次談判很重要的調和人。
“你們儘管商議,本官不急。”葉開點點頭,順勢被脊背靠在了椅子上,已經做好打持久戰